第(1/3)頁 哎,沒辦法,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于情于理,都沒有辦法說出拒絕的話。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大概所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受你三觀影響,你壓根沒辦法啊。 而且,張成還有一些債多不愁虱多不癢的心態,本來是想著窩在安全地方宅到世界太平的,現在既然不得不參與神戰了,昆吾大夫再來一個任務其實也就沒那么嚴重了。反正都是危險,就能看自己的幸運10是不是給力了。 下定了決心,張成也就不再猶豫。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才是張成應該做,只有出門,甚至只有出遠門,他才有機會收集更多的卡牌。 “請務必要一年之內將大巫帶回來?!崩ノ岽蠓蛘f道?!拔覀冎炼嘁仓挥幸荒陼r間!” 張成知道,昆吾大夫其實已經在這場以賄賂神明為目標的大巫爭奪戰中占了后手,因為競爭對手,也就是支持周攜王的虢公,早已經已經開始抓大巫了。當然你也可以說其實昆吾大夫也早有準備,否則不會一下子掌握這么多大巫的情報。 張成看了一下地圖,昆吾大夫提供的情報中供有四個選項。巴國、白狄、東夷、南蠻。正好是東南西北四方。但是四個方向并不是平均分布。巴地就不選了,因為那地方有巴蛇在。另外三個……張成的目光停留在東夷這邊。因為東夷和南蠻比較接近。 只有一年時間的話,如果去白狄那邊就是一錘子買賣,成就成輸就輸。相反如果是東夷這邊,萬一失敗,還能有時間可以去南蠻這邊試一試。 雖然兩個地方情況都比較復雜,但僅從計劃中來說,顯然南蠻和東夷的機會更大一些。 “那么,我去東夷這邊試試。”張成說道。不行再去南蠻那邊。 “好,去東夷這邊,建議你要要去營丘一看。”昆吾大夫說道?!盃I丘是諸夏東邊最重要的城,位于齊、魯、牟的要沖,長年與東夷相處。在這里一定能得到足夠的東夷方面情報。” “多謝大夫告知了。”張成說道。有一點不太對頭。他的目光看著地圖,很長時間都沒有挪開。和上一次的地圖不同,這幅地圖張成在游戲里可是沒見過的。而且這幅地圖是山川地形圖,不涉及國家城市之類。說實話,雖然這很有用,但是張成覺得國家地圖之類更合適旅行。 營丘……諸夏東邊最重要的城,位于齊、魯、牟的要沖,長年與東夷相處……為什么昆吾大夫的話讓他本能的聯想到游戲里第三幕的“邊境要塞”? 游戲第一幕難民營地,第二幕自由都市,第三幕就是邊境要塞,第四幕異族城邦…… 第三幕和第四幕中,有好些蛇人、蜥蜴人和魚人的npc…… 初次想到這個念頭的時候張成只是覺得有幾分相像,但是越想越覺得像。他現在已經確定,游戲里和現實中是對應的(雖然可能有時間線偏差)。蛇人、蜥蜴人那都是“東夷”范疇的種族啊。也就是說,邊境要塞肯定在東邊,和東夷相臨。 唯一的不同的是,游戲里是無主線的。也就是說,主角不是接到某個任務所以去第三幕地圖,只是完成第二幕之后,除了第三幕你無處可去(你可以去前面的地圖,但那些地圖既沒有新任務也沒有刷新的怪,不會推動情節發展。)這一點并非第三幕特有,而是貫穿整個游戲。感覺上,玩家在扮演著一個類似于“游俠”——這個游俠不是指職業,而是字面上的意思——的人物,仗劍天涯,扶危濟困順帶著給自己賺點小錢錢。要去什么地方根本不需要理由。 營丘是邊境要塞的可能性真的很大…… 張成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幸運10的屬性在起作用,但是毫無疑問,如果營丘真的就是游戲里的邊境要塞,那么至少他知道自己該怎么辦,而不是毫無頭緒。 “你打算什么時候動身?”在張成思索的時候,卻聽見昆吾大夫發問。 “事不宜遲,”張成回答道。“今天我采購一些必需品,安排一下家中事宜,明天就出發吧。” 現實不是游戲,出發還是需要一點準備的。旅法師也不例外。 至于要不要帶人一起去……張成想了一下決定發揮自己旅法師的特長,不帶人去——不,應該說帶虎臣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