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此,秦夢瑤變成了佛門之中,下一代的核心人物。也是自此時起,慈航靜齋才算是進入了佛門正宗的核心圈子。 故而,單修慈航劍典的師妃暄,其實只是慈航靜齋留給秦夢瑤的磨刀石,是慈航靜齋的棄子,同時也是楊清源可以爭取的對象。 這些辛秘和謀算有半天可以說,楊清源也沒多解釋,轉身便走回書房之中。 明日的朝會才是最目前最重要的,至于依靠師妃暄,分化佛門,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 而遠去的師妃暄內心也不是毫無波瀾。 雖然不知道秦夢瑤具體去了哪里,但是確實是往冀州方向去的,難道真如楊清源所說,師門在趙王身上也下了注? 那自己這算什么?! 但由于了片刻之后,師妃暄便拋卻了心中雜念。 畢竟是佛門出身,靜心凝神本是專長。 ------------ 次日,恰逢大朝會。 京中的大小官員再次聚集,共商國事。 就在品級較低的官員在按規矩開會時,這個國家的高層大佬已經在盤算朝會之后的八議了。 今日的大朝會與往常一樣,真正的大戲即將開場。 雖然周明生的事情在底層,尚不清楚,但是由于太子之前拉攏眾臣的原因,高層幾乎沒有不知道周明生一案的人。 所有人都在等著散朝之后,那才是今日朝爭的開始。 同時,這場爭斗也預示著陛下的態度。 周帝年事已高,長年累月的處理政務,已經拖垮了他的身子。 天子龍體欠佳,這是大周高層的共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在等天子確定繼承人。 也只有盡早確認繼承人,這些人才能放心下來。 否則萬一周帝的身體突然出了什么問題,但繼承人未定,則朝廷中樞必然大亂,北地燕城的趙王也會趁勢而起。 自古立嗣一般都是立長、立賢。 在這是有一個大前提的,這個長或者賢,是嫡子! 也就是說,一般王朝,只有嫡子才有資格參與到皇位的競爭之中。 大周也是如此,太祖祖訓,立嗣首嫡。 也就是在嫡長子還在的情況下,庶子繼承從法理上講是立不住腳的。 周帝便是太祖的嫡長子,加上周帝自身也確實優秀,故而在太祖一朝時,周帝便是唯一的繼承人。 像趙王之流,雖然優秀,但是卻根本不在太祖的考慮范圍之內。 周帝既是太祖的嫡子,又是長子,同時還是諸皇子中最優秀的一個,所以這個皇儲的位子,根本沒有人能夠抗衡。 但到了周帝這一代,情況不同了。 擺周帝面前的選擇有三個了。 太子、楚王,以及楚王的胞弟魏王。 太子是先皇后所生,楚王和魏王是今皇后所生,從禮法講三人都是嫡子。 太子自然是賢良恭謙,但楚王也不遑多讓,雖然在政治手段上遜色于太子,但長于軍略,果決堅毅。 至于魏王,雖然年紀尚小,但也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于是,皇位的著落便有了懸念了。 這是周帝一直頭疼的,也是眾臣一直糾結的。 這么多年了,這團迷霧在今天就有可能撥開了。 楚王勢力大損,已經無法抗衡,若是今日之事,太子能勝,那便說明周帝已經屬意太子! 今日的朝爭在這群老狐貍眼中,可不是簡單的刑案,更是一次對于繼承人的試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