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馮虔立時開口道,“楊大人是科場前輩,而我只是區區秀才功名,楊大人稱呼我的表字本就是正常之事!” “……額!” 馮虔的這個說法,倒也說得通。 科舉為官之人,除了官位,登科時間,考試排名都是決定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據。 楊清源一個永安十三年的榜眼,稱呼馮虔這個秀才一聲恪之,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就算是一個七老八十老秀才,楊清源也可喚一聲表字,而不違禮。 “恪之,還對拙作指點一二!” 楊清源也不再客套,遞上了折扇。 馮虔接過折扇,緩緩展開,原本空白的折扇之上已經題上了一首七絕。 邊疆烽火書劍秋,彷徨初心謂何求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一首七絕,配上楊清源的書法劍意,其中凌云之意,幾乎要透紙而出。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這一句實在是寫在了馮虔的心坎上。 他雖然出身于勛貴之族,為國公之后,卻不愿與那些紈绔子弟為武,他也有著自己的志向。 他最仰慕的就是前宋岳帥那般文武雙全的人物,一直苦練武藝,勤修書文。 一心也想成為那般儒將,可惜了卻一直在京城之中,沒有機會為國而戰。 現在看到楊清源的這首詩,不禁熱血沸騰。 馮虔對著這折扇是愛不釋手,不愧是自己的第二偶像,竟然能寫出如此符合自己心境的詩句。 一旁的楊清源也感受到了,此刻的馮虔呼吸和心跳又加速了! 這讓楊清源沒懂! 看了良久,馮虔才緩緩合上了折扇。 “楊大人之詩才,真可謂是當世絕頂!不做第二人之想!在下佩服!” 楊清源也是習慣地客套道,“恪之言重了!” 一旁的馮虔卻正色道,“楊大人不可如此,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在下雖然沒有楊大人這樣的學問氣魄,卻也知道君子當正視己身,不可過分自謙!” 楊清源看著馮虔,越來越奇怪,此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本案的幕后之人啊! 在認錯之后,楊清源決定再試探一下馮虔。 “恪之兄,此來除了奉還折扇,還有一件事相詢,還請恪之兄如實相告!” 馮虔一看楊清源的態度,知道必然是正事,立刻說道,“楊大人請問,在下絕不敢有所隱瞞!” “那我便直說了!恪之兄,你這把折扇可有扇墜?!” 馮虔現在被沒有想到楊清源會問這個問題,“楊兄怎么知道,這扇墜還有一塊扇墜?!” 扇墜雖然是折扇的裝飾品,但卻不是每把折扇都有的。 “恪之兄看看,可是這個白玉扇墜!?” 馮虔仔細看了一眼,便可以確認了,這把折扇是他加冠之時,父親贈送的禮物,馮虔一直視若珍寶。 “這塊白玉扇墜怎么會在楊兄手中!?”馮虔的臉上帶著驚疑之色。 “這么說,這確實是恪之兄的扇墜!?” 楊清源在問話之時一直在觀察著馮虔,無論是馮虔的神態語氣,都不似作偽,心跳也沒有加速!! 這就奇了怪了! 剛剛看見折扇的時候,馮虔明顯是緊張了的!現在反而沒了之前那般的反應。 “不知楊大人是從何處得到這塊玉墜的!?” “此物是我從萬年縣劉府得到的!?”楊清源說話之時,沒有放松對馮虔的觀察,特別是說道萬年縣劉府之時,若是馮虔真的有問題,那么應該會有所反應。 但是結果令楊清源失望了,馮虔沒有緊張,反而極為驚訝。 “怎么會到萬年縣去的?!我明明是在神都丟失的?!難道是被人販賣至萬年縣的!” 馮虔小聲嘟囔道。 楊清源卻能聽清他口中的話。 馮虔隨后開口道,“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楊大人能不能將此白玉扇墜賣給在下!此物對我很重要!” 楊清源搖了搖頭,“此物本就是小公爺的東西,說賣就見外了!” 楊清源的稱呼變回了小公爺,語氣也與剛才微微不同,馮虔察覺到事情沒那么簡單。 “不過,這玉墜卻暫時不能還給小公爺!” “為何!?” “因為此物,是一樁命案的關鍵證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