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沒有可能是他從縣學的廚房之中順走了一些菌菇,帶回家烹煮,所以其家人也一同中毒!” 這種情況之前的大理寺中也出現過,大理寺飯堂的幫廚將大理寺中剩余的菜帶回家中。 楊清源雖然不贊成這種現象,但是負責后勤采買的天秩司畢竟是人,不是機器。 不可能每次采購都買精準無誤,正好不多不少,為了保證大理寺內人員基本所需,采購原則是就多不就少。 楊清源為天秩司采購人員的定下的標準,不得超過每日預計的一成。每天多余的菜蔬肉食,可以由廚房的人員帶回家中。 故而楊清源有此一問。 畢竟在大周,這種順手牽羊公家飯堂食材的現象也是比較常見的。 “我查過,這個廚師叫丁一丙,原本姓林,乃是入贅之后改的姓氏。因為是贅婿,又是個廚子,所以被妻子一家看不起,平日都是住在縣學之中,只有縣學放課之時,才會回家居住?!? “根據縣學守衛的證詞,那一日廚師一直到毒發都沒有出過縣學。” “這么說,他的家人也中毒而死,便只是個巧合?!” 一旁的宋惠父一直沒有說話,只是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片刻之后,抬起頭說道,“不對!兇手的目的,就是縣學中的人!這個廚師一家中毒身亡,應該也不是巧合!” “宋先生想到什么了?!” 宋惠父在手中的紙箋放到桌上。 “經過大人的追查,已經有證據可以確定,這些白桿蠱菌是有人刻意散播的!我們就以此為前提繼續推理!” “若是為了殺人,那么這幕后之人為了殺誰呢?!” 楊清源看著紙箋,不確定地說道,“宋先生以為他是為了殺縣學中的人!?原因呢?!” “縣學中的人,是最先中毒的!假設如果不是為了殺他們,那么一旦他們中毒之后,白桿蠱菌被發現,那么就會影響后續的計劃,這樣徒增變數的事情,常人不會為之?!? 宋惠父繼續解釋道,“而且若是目標不是縣學中人,也不需要對縣學動手,若是沒有縣學中生員和教諭的死,此案還會直接驚動大理寺和刑部嗎?!” 楊清源點頭贊同,若是僅僅是幾戶人家中毒的案件,應當是先報京兆尹府,在京兆府確認自己有管轄權限之后,選擇自己管轄或者上報刑部。 大理寺和刑部在刑案偵破的技術上,遠不是一般地方可以相比的,自然是越晚讓兩家介入越有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