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湖中的大門派都有著自己的經濟來源。 比如少林,別看只是吃齋念佛的和尚,但是少室山周圍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少林的,每年信眾所捐,賣售香燭、開光法器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而武當相比于少林又要更加高端,蠟燭香火都是平價,不靠此斂財,真正的啟動資金來源,是朝廷每年大筆撥款。 張三豐本人及其幾位記名弟子,都是擅長丹道的高手,藥王孫十常又是常駐武當,算是武當的編外人員。 所以朝廷每年會有大筆的款項撥下,來支持張三豐、孫十常等煉丹,即便不能長生不老,也想求個延年益壽,強身健體。 這似乎都成了大明的一個慣例,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金銀藥材送到武當。 藥材還好說,煉丹制藥都能用上。 但是金銀就真的花不了了,武當能用錢的地方都用了,武當三觀九宮也翻新了一遍,若是將一個道家圣地裝飾的奢靡也不像樣。 不僅如此,上有所好,下必從之。 無數達官顯貴也跟著皇室信奉道家,以至于武當在一段時間內為了錢多而發愁。 鑒于此掌管武當經濟的大任就落到了最善經營,智慧過人的武當四俠張松溪身上了。 張松溪原本也就是做點小生意,但是當楊清源來到之后。 大周武當山文化武學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張三豐為創始人,任法定代表人,楊清源任董事局主席,張松溪任首席執行官。 在這位張四俠的手里,武當經濟學發揚到了極致。 放在現代,已經是跨國大集團了。 若論這財富,即便號稱富可敵國的萬三千大官人也未必能勝武當。 --------------------- “清源師叔!楊師弟、朱師弟、朱師妹!” 張松溪今日正好在山下辦事,便順道來看看。 “松溪,事情你應該聽說了吧!”楊清源明明是個年輕人,卻顯得老氣橫秋。 “我聽弟子說起了,好像是有人和師叔以及師弟師妹們發生了沖突!”張松溪也只是聽了個大概,不明其中緣由。 “具體緣由,我慢慢和你敘述,你先讓人去查查這個趙全福!這個人可能有鬼,我感覺在他身上有種詭異的氣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