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煎熬-《有些錢不能掙》
第(3/3)頁
但更多的人,選擇在產品到期后,繼續給客戶推薦。一方面,是傭金很高,一年期產品的傭金,高達1.3。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另一方面,是收益很高。一年期產品的最高收益,達到了10.7。畢竟,并不是所有客戶,都能掌握充分的信息。
在高收益和高傭金的刺激下,大部分理財師和客戶,蒙眼狂奔,選擇了相信。
人都是貪婪的,晟豐集團,也是在飲鴆止渴。但沒有辦法。不給高額傭金,誰拼命?
11月15號,最后一筆五百萬私募基金到期。雖然兌付時間得等到11月底,但劉小夏徹底放松了。即便盛唐此時出了風險,他也有能力兜底了。
劉小夏終于有心情,挨個客戶跑了一遍,給他們解釋了一下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買私募基金的企業感受到了風險,買信托的企業,因為是當天兌付,他們未必能感受到風險。
劉小夏這么做,倒也沒有別的意思。他只是單純的想提醒客戶,增加風險意識。在未來一兩年,小心謹慎為上。
但出乎劉小夏意料的是,因為他去年的提前預判,讓他在客戶心里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來。
客戶黏性,更強了。
回到齊州的次日,高姐和錢總帶著禮物來找劉小夏,表達感謝。高姐雖然踩雷了光陽保險的項目,但她從久諾財富、恒盛天澤兩家機構,抽調出資金七百多萬。如果不是劉小夏,她這次的損失會非常大。
“劉總,我在亞諾財富,還有兩千多萬,他們家沒事吧?”高姐虛心請教,對于光陽保險的事,一個字都沒提。
劉小夏想了想,說道:“亞諾是紐交所上市公司,相對而言,他們家的產品,安全系數要高一些。但我認為,當下這種環境,是zf在金融去杠桿。穩字當頭。這一次,我也被嚇到了,所以,我建議您多做一些央企信托的政信類項目。雖然收益低一些,但真的很安全?!?
錢總點點頭,“聽劉總你的,做理財,本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