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全世界對于戀童癖這一病癥的科學研究上,其中多項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戀童癖第一次動手成功了,并且沒有被人發現,那么極有可能再次犯案,他們享受這種掌控未成年的心理,甚至無法戒斷,而且一般戀童癖都不會朝著陌生孩子下手,大部分戀童癖第一個動手的對象都是家里的人,或者是有血緣關系的孩子,或者是親戚的孩子,要不然就是朋友或者是鄰居的孩子,因此戀童癖是一種極其嚴重的心理病癥,無法治療,也無法控制。” 將關于戀童癖的這些研究說出來,眼看著眼前的這個少年臉色越來越難看,孟醫生心里的猜測越來越不安,甚至都想直接問對方到底是發生了什么,可是作為一個醫生,是不能去主動探尋病人的隱私的,他所做的,就只能夠是解決病人的疑問而已。 醫生所說的話跟邵明斐搜尋到的資料差不多,他的臉色越來越白,心里的惡心不停的翻滾著,只要一想到自己的父親是一個表面上溫柔的男人,可是私底下竟然是那樣一個人,一種無法言說的惡心就讓他難受的要命。 他有多么崇拜這個父親,此時就有多么的厭惡這個父親,連帶著自己,邵明斐都覺得害怕了起來。 他是爸爸的孩子,爸爸竟然會有這樣可怕的病,那么自己呢?自己會不會也是變態? 十四歲的孩子,思維正在混亂的時候,自然是想的特別多,越是想得多,邵明斐就越是覺得惡心和恐懼,他不敢相信,如果父親真的對甄余下手成功了,以后呢?以后如果他還想動手,那么會對誰動手? 人們的愛都是自私和有偏向的,邵明斐崇拜邵文淵,曾經一度認為爸爸就是自己學習和努力的對象,可是越是崇拜,越是在心里去模仿和喜歡這個人,在知道這一切之后,就會更加的痛恨這個人,這就是一種逆反反應。 孩子跟父母的地位是相對立的,是交織又輪轉的。 父母可以無限包容孩子的錯誤,認為他犯了錯誤只是因為孩子還沒長大,將所有的包容放在孩子身上,甚至當一個聾子當一個啞巴,去保護一個犯罪的孩子。 可是孩子卻是不同的。 他們對于父母的崇拜和愛,都是來自于日常和外界對于他們的輸入,可是一旦父母并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那么極有可能產生另外的反應。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邵家和甄家的人努力把邵明斐培養成一個有自己想法,且思想堅定的人,那么他的世界就不允許像是邵文淵這樣可怕的行為存在,因為這是不對的。 在邵明斐的心里,這就是不對的,要改正的存在。 “……” 邵明斐沒有再開口,似乎是已經不知道該問什么了,孟醫生有些著急,想聽什么,但是又不能主動詢問。 不知道過了多久,邵明斐忽然抬起頭,看向孟醫生。 “孟醫生,如果是一個女孩子長期被猥褻,那么她是不是會很難過?” 想起那日眼神尖銳的白鈺君,邵明斐更是忽然明白了,為什么白鈺君會說讓父親身敗名裂的話,這樣的事情放在誰身上,誰都無法接受吧? “……”孟醫生楞了一下,沒想到自己猜錯了,是另外一個女孩子被猥褻,不過看來沒成功,而且還被眼前的孩子知道了。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女孩子被猥褻,都不會告訴周圍的人,因為大人們教育她不能把太過于親密的事情說出來,她會感覺到羞恥,會感覺到惡心和煩躁,會逐漸的沉默自閉,不跟周圍的人交流,久而久之,她可能會有很大的幾率患上心理疾病,比如說抑郁癥之類的,比較厲害的甚至會自殺,用自殺來擺脫這樣的生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