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比試 ……-《清穿之哲皇貴妃》
第(2/3)頁
寧家只好勉強接受,還非要給蘇葉送五成利。
這就太多了,蘇葉是讓人掙錢的,不是讓寧家虧本的,意思意思要了一成算了,就當她是出錢入股,也算是寧家的靠山。
于是寧家這才安心了,又在京郊租了個極大的院子用來做小胰子。
原本是打算從附近村子請幫工,富察夫人卻攔下了道:“村民容易泄露方子,還不如去找官牙子簽活契,也能守得住秘密。”
許多逃荒的人實在沒辦法,家里又回不去,很多還家破人亡了,也不想回去觸景傷情,只好留在京城做苦力,卻是饑一頓飽一頓的,苦不堪言,年紀大一些的更是熬不過去。
若是寧家雇傭這些人,需要的還不少,也算是幫了他們,活契五年十年的,起碼吃住不愁了。
畢竟寧家也是厚道人,肯定不會磋磨做工的人,做胰子這個活計是要細心,不需要很大力氣,就算年紀大點的也可以做得了。
寧家名聲好,人牙子也樂得把不太能做苦力又年紀大一些的人一股腦打包給他們,價錢還主動壓低了。
畢竟都是可憐人,人牙子做買賣也是希望這些人能活下去的。
大家難得有個不累的活計,自然一個比一個用心,恨不得住下就不肯走了,除了吃飯和睡一會,全在拼命做工。
愣是讓寧家半個月后就能開門賣小胰子,還以為沒什么人,誰知道剛開門就涌入一大堆平民百姓,還有好奇的商人家里派管家來買,一時鬧哄哄的。
還是隔壁賣西洋鋪面的管事趕緊去知會巴林,巴林就帶著人來維持秩序,才沒讓寧家這生意第一天開門就做不下去的。
不過寧家原本沒想到那么多人,貨備得少,上午還沒過就賣光了,只得讓人再送,剛過中午又賣完了,下午只能關門。
他們還不好意思,一個勁對外頭等好久沒買上的人道歉,還說會多做一些。
寧家按照蘇葉的意思是每人限購一塊,就怕有人膽子大做黃牛高價對外賣。
但是后來有些貨郎找上寧家,說是希望多買一點,自己跑去熟悉的山村里賣,能多掙一點是一點。
寧家想了想還是同意了,卻也沒給太多,畢竟庫存并不夠,還都選的知根知底的幾個貨郎先試試。
賣得越來越快,人手怎么都不夠,寧家再三簽人,把京城人牙子手里年紀大點的人全雇光還不夠,然后就開始簽婦孺,另外開了一個院子給這些婦孺一起做工,不至于跟前面那些年紀大的男人一塊,畢竟男女有別,分開來也能方便一些。
蘇葉在宮里自然不知道這小胰子賣得有多火爆,正抱著四格格在馬車里晃悠悠前往避暑山莊。
她隔著簾子隱約能見路上的百姓面貌精神多了,臉上干干凈凈的,看著就舒服。
別說蘇葉,就連皇帝也不經意注意到京城里的百姓明顯比之前要干凈精神多了。
他想起蘇葉說的小胰子,看來用的人不少,臉洗干凈了,看著精神頭果然不一樣,都抖擻起來了。
一兩個還不覺得,但是一群人站在一起來來往往,皇帝看著就舒心極了。
一個皇帝要說多好,可能史書記載,后人才會慢慢知道。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百姓肉眼可見過得比之前好了,那么就證明他是個好皇帝了!
皇帝心情不錯,皇后看著街上的人也有些驚訝。
她是知道蘇葉給寧家搗鼓了這個,大富察家也是知曉的,并不是十分看重這門生意。
實在利潤太薄,只能說是為百姓謀福,讓大家洗得干凈點,看著更體面一些,僅此而已。
如今皇后看在眼內,才發現光是洗干凈了,就讓她看著這些百姓就不一樣了。
以前算不上臟兮兮的,卻也不夠干凈整齊,如今就不同了,她便笑著道:“寧家這買賣確實不錯,聽聞還賣到南邊去了。”
江南富裕人家多,買得起香皂,對這些便宜的小姨子不以為然。
不過很多手里有點余錢的小戶人家就十分喜愛,便宜好用,誰不喜歡呢?
要一個個跟京城的百姓一樣干凈整齊又體面,外人見了,只會覺得新朝清明,讓人耳目一新。
皇帝笑著點頭道:“葉兒的腦瓜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總能想到許多有趣的玩意兒。”
他想起蘇葉提起病從口入的事,還讓人私下去京城的醫館打聽一番,發現自從百姓們喜愛用小胰子之后,那些腹痛腹瀉的小毛病確實少多了。
尤其是小孩子,要是腹瀉不止,因為年紀小又體弱,很多甚至要救不回來。
如今雖然不至于完全消失,起碼立竿見影少了許多。
傅恒派人去查了查,送回來的消息也是不少人家聽說娘娘們每次用飯前都要用胰子洗手,就有模有樣模仿起來。
尤其是孩子們,原本小手臟兮兮就上飯桌,如今一個個被提溜去洗手。
長輩們發現孩子們不如以前愛病了,更是覺得小胰子是好東西,寧家的買賣就更紅火了。
到了避暑山莊,皇太后被皇帝親自奉去不壽堂住下。
蘇葉帶著四格格被分到松鶴齋,秋夕和恭嬤嬤指揮著宮人去整理攏箱,她就坐在走廊上眺望。
避暑山莊跟圓明園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如果說圓明園極為華麗奢靡的園林,那么避暑山莊就更有野趣樸素一點。
它就順著山勢而建,與山景融為一體,多是用的青磚灰瓦,自然而莊重。
東邊是山林,西邊有水,依山傍水,格局極好,夏日涼意習習。
甚至附近還有一片平坦的草原,北面更是有八大廟宇。
對信佛的皇太后來說,這是個不錯的地方。
松鶴齋才收拾完,皇帝竟就過來了,蘇葉有些驚訝地牽著四格格去迎。
皇帝彎腰把四格格抱起,又對她笑道:“朕過來的路上看見那些干凈整齊的百姓們,心里就快活,便過來給你說說,寧家的買賣看來做得不錯,就是聽聞醫館的生意少多了。”
蘇葉聽著就笑了,百姓習慣用胰子洗手,吃進壞東西的幾率就少多了。
尤其是小孩子腸胃弱,小手臟兮兮的,吃進去肚子疼和腹瀉的多。
如今注意衛生了,醫館不就要少人去了嗎?
看皇帝嘴角的笑容,蘇葉就明白他也就調侃兩句,誰想醫館生意好啊,生意少一點這不就證明天子腳下的平民百姓日子過得好了,人也比以前壯實了嗎?
蘇葉便夸道:“皇上英明,要不是皇上允許,寧家哪能做這樣造福百姓的買賣呢?”
不管如何她先給皇帝戴個高帽就是了,反正什么好事必然是皇帝睿智英明。
果然皇帝聽著挺高興的,又道:“朕打算讓寧家提為皇商,專門承辦這門買賣,能推到更遠的地方去。”
不至于慢吞吞就這么一塊地方,其他往南去的商人其實也不算多,這進度就太慢了。
他只希望南下推廣的更快,百姓用起胰子后變得壯實了,孩子生病夭折少一些,人口更多,對治下更有利。
作為皇帝,他自然不只看百姓精神面貌好了,而是少生病,孩子夭折沒以前多,人口多了就有人手,建設和戰爭都需要。
蘇葉有點驚訝,寧家這就混到皇商了?
不過這個皇商只負責胰子之事,利益不算大,朝臣們估計都不會反對。
再就是成為皇商后,寧家做這個就更方便,就連官府和各地商人愿意合作和給便利就會更多的。
有皇商這個頭銜,背后的靠山就是皇帝,信譽自然好,又有皇帝點頭必然是大好事,愿意合作的人只會更多。
蘇葉連忙行禮道:“那臣妾就替寧家多謝皇上了。”
寧家原本以為如今已經夠好了,不但鋪面生意紅火,合作的商人也更多,分的紅利也不少。
誰知道皇帝一個旨意下來,他們家就成了皇商,還要南下推廣胰子之事,簡直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得暈乎乎的。
寧家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小家族,忽然就成了香餑餑,不知道多少年沒來往過的遠房親戚都上門來恭賀。
寧老夫人看著小輩們被別人又夸又哄的,心思有點飄,連忙一個個叫到跟前來敲打:“別忘了今天能得這些是誰給的,要是誰給娘娘添麻煩,惹怒了皇上沒辦好差事,脖子上的腦袋就小心點兒!”
熱乎著的時候被人一頭冷水倒下來,澆了透心涼,小輩們頓時沉穩了下來,也沒那么飄飄然了。
想到皇帝的雷霆手段,那些西洋人被驅逐出去的時候哇哇亂叫的狼狽樣子,他們還記憶猶新,頓時打了個寒顫。
寧老夫人又把幾個兒子叫過來叮囑道:“娘娘是好意,皇上也是好心,只讓咱們承辦胰子的差事,沒搶了別人的買賣。”
要是寧家因為蘇葉的關系突然被提拔為皇商,接手其他人生意,那就真是捅了馬蜂窩!
顯然皇帝沒打算真讓寧家人掉坑里爬不出來,是讓他們好好辦差,把胰子推廣出去。
幾個兒子原本因為只能負責胰子一樣貨物的皇商,自覺跟其他皇商不能平起平坐,低了一頭。有些則是覺得皇帝這樣不完全信任寧家,才會只讓辦一樣買賣。
如今被寧老夫人一提醒,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蘇葉知道后也覺得皇帝真用心起來,就真的是面面俱到。
叫寧家能有更多方便,卻也沒搶了別人的買賣,被其他皇商和背后的靠山圍剿。
要是把人得罪死了,就寧家那么小的家族,明面上不動手,私底下弄幾個陰招他們就能萬劫不復了。
其他皇商背后的利益千絲萬縷,得罪一個都不得了。
好在皇帝也沒打算讓寧家成為犧牲品,一點小生意而已,其他皇商可能覺得寧家運氣不錯,又有蘇葉扶持罷了。
寧家有了這個頭銜是如魚得水,卯著勁開始往南邊推廣下去,胰子的數目越來越大,成本減少,價格反而往下壓了,賣的比剛開始還便宜。
皇帝讓人盯著寧家,畢竟蘇葉相信的人,誰知道剛開始是好的,時間長了泡在這么多銀錢里面,會不會失了本心?
他怎么都不能讓蘇葉的一片好心被辜負,又被寧家給坑了,于是就派人盯著點兒,有什么異動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誰想到皇帝接到寧家降價的消息,他們這是不會做生意,還是不想賺錢了?
寧家當然想賺錢,也沒準備虧本,就是降價后賺的一樣多便足夠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聂拉木县|
全州县|
仁化县|
合江县|
万宁市|
那坡县|
乡城县|
克拉玛依市|
双柏县|
额敏县|
沅陵县|
商城县|
济阳县|
开化县|
临夏县|
郸城县|
扎兰屯市|
阜平县|
毕节市|
灵寿县|
张家界市|
共和县|
响水县|
佛坪县|
兴山县|
布尔津县|
射洪县|
栾城县|
临海市|
民权县|
蓬安县|
湘西|
龙井市|
宜章县|
镇宁|
东海县|
呼图壁县|
右玉县|
望都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