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了方便稱呼,許星辰將遠望逆向完成的原版p51d戰斗機、渦槳艦載戰斗機、渦槳通用艦載戰斗機,三種飛機按照傳統分別編號命名為殲1、殲2、殲3。 這天上午,許星辰的主力艦隊,乘坐水轟5水上偵查巡邏機,在強5乙改、殲2、殲3等三種型號,共計128架戰斗機的護送下,離開環島向東北方向飛行。 今天的第一個目標,是環島外海基地東北方向,八百公里處的海巢,按照從母港進攻的第三個的順序,編號為1-3。 這次是許星辰艦隊,第一次嘗試乘坐飛機出擊,也是第一次嘗試在白天,跳過所有游蕩深海,直接進攻海巢。 海巢的距離,在三種護航飛機的作戰半徑以內,護航戰斗機可以參戰,它們都攜帶了導彈或者航空炸彈。 機群抵達海巢附近的時候,幾架攜帶雷達吊艙的殲3戰斗機,首先在高空用機載雷達掃描,迅速確認了海巢內深海艦隊構成。 深海航母雖然有基本的警惕,就算是沒有在戰斗狀態,也放飛了一部分戰斗機,在自己上空警戒。 但是,這種警戒能夠起到的作用,仍然是盡早發現目視距離內的敵人。 那個時代的航母艦載機,發起攻擊的距離至少是幾公里,甚至是幾百米的距離上,才能獲得一些命中率。 許星辰的戰斗機都在70公里外,而且要么在水線以下,要么在萬米以上高空,敵人根本看不見的時候,就直接發動了攻擊。 低空掠海飛行的戰斗機,在雷達吊艙的引導下,鎖定深海艦隊內的三艘艦體化深海航母,發射了從鷹擊8a改造來的空射版導彈。 然后她們立刻爬升到高空,跟著高空的機群匯合。 鷹擊8a導彈的長度只有6米多,直徑只有36厘米,默認使用掠海彈道,飛行高度只有20米。 它們看上去不再像是飛機,反而像是飛行的魚雷。 深海航母通過自己的警戒飛機,看到這些導彈的時候,出現了瞬間的愣神: “這是什么……” 她帶著驚愕的表情,控制警戒的飛機,試圖攔截這些詭異的“飛棍”,同時準備放飛更多的艦載機。 艦隊的防空警報也被拉響,通知艦隊全體開始防空戰,大量的防空炮調轉方向,對著前方的海面掃射,試圖構建防空彈幕。 但是,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掠海飛行的導彈,被肉眼看到的時候,都已經近在眼前了。 防空炮剛剛調整完方向,剛剛開始射擊的時候,導彈已經直接撞在了艦體深海航母的側舷上。 與此同時,高空飛行的戰斗機,幾乎同時丟下了大量的,中等尺寸的制導炸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