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部釋經,對于當下的大唐釋教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久病遇良醫! 李云智有些激動的道:“般若經你已經全部翻譯出來了?” 玄奘法師笑著點了點頭,這般若經全文共600卷,他能在三個月的時間編譯完成,顯然是花了極大的一份心力。 而他之所以要先翻譯這般若經,也正是因為它是大唐釋教最需要的! 中原的釋教自天竺傳入以來,教義便殘缺不全,東漢時期的小般若的大乘釋法乃如今之主流。 但小般若終究是有所不全的,玄奘法師在天竺看到完整的大般若后,便知道這部經文對于大唐釋教有著提攜總綱的作用。 對于釋教的發展,將有極大的推進! 李云智輕撫著手中的經文,大笑一聲“好啊好啊,大唐有你玄奘法師,實乃我大唐之幸事。” 玄奘法師連忙說道:“殿下過譽了,大唐能有殿下,才是真正的幸運!” 這一句話,情真意切! 在這段時間里,玄奘法師也去了解了這位太子殿下的所作所為,不由從心底里欽佩。 無論是殿下文壇圣人的文采,還是他的文韜武略,尤其是培育番薯玉米兩種作物,更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玄奘法師才徹底信任了李云智。 他相信,在李云智的帶領下,釋教必然會走向更加輝煌,而若是向之前那般走下去,必然會遭遇不幸。 事實也正式如此,按照原本的歷史,武宗時期,因為釋教的種種作為,大唐發起了徹底的滅釋行動。 寺院、僧侶遭到了大肆屠殺與破壞。 巧合的是,那位武宗皇帝,名字也叫李云智,和如今的太子殿下重名。 李云智將般若經放在桌案上,微笑的道:“法師,編譯經文的事情你做的很好,只是我之前讓你編著的另外一本書呢?進展如何了?” 玄奘面容一苦,對于他這種含蓄內斂的僧人,親自寫書去夸自己,實在是太過羞恥了! 原本按照李云智的說法,是交由其他僧人去寫,他負責編正的。 但玄奘法師轉念一想,這似乎更加羞恥啊! 讓自己的徒弟或者是師兄弟寫書夸自己,然后自己還要看看他們寫的好不好,一想到這里玄奘就感覺自己沒法出這翻經院見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