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任衛(wèi)國公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tǒng)帥三軍!即刻點兵,不日出發(fā),征討吐谷渾!” “任陳國公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大總管.....任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率領一萬將士......任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率領三千騎兵.....任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 一道道圣旨下達。 前兩日剛剛秘密回京的李靖接下帥印。 立刻從長安城各個軍營校場點兵..... 一時間,城中人人熱血沸騰。 這是要開戰(zhàn)了! 百姓們都自發(fā)的朝皇宮方向吶喊,“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在遙遠的神州土地上,人與人之間流傳著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北邊幾個游牧政權的國家多年來對隋唐幾個朝代肆意侵犯。 攪得歷朝歷代不得安寧,更有百姓民不聊生之時。 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恨意,已經深深地融入了華夏人民的血液中、骨髓中。 如今自打李世民上位,一改當年李淵憋屈的作風。 加強對軍隊的管理、訓練,大大的提高了大唐的軍事能力和兵力。 李世民勵精圖治,兢兢業(yè)業(yè),在他與無數良臣大將的努力之下,如今的大唐,已經有實力能夠正面與這些蠻夷之輩碰一碰了。 此一戰(zhàn),百姓們的熱情超乎所有人想象。 就連李世民也想不到。 剛開始宣布了這個消息,他還在憂心,擔心這個消息會引得民間動蕩,百姓不安,子民會回過頭來責怪他這個君王。 但結果恰恰相反,百姓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和支持。 李靖接連幾日都流轉于各個軍營和校場點兵點將、集結軍隊。 每當他來到一個軍營、校場的時候,就發(fā)現營帳外蹲守著許多老百姓,而老百姓手中懷中,亦或者是肩膀上都捧著、抱著、擔著許多食物,或者是生活用品。 大家都自發(fā)的將家中存余捐出來。 長安城內兩個縣衙每日每日門口都堆滿了一大堆物資。 但是礙于圣上有命,誰都不敢擅自收下,一個一個盤查退回,實在是查不到來源,也會捐到寺廟,權當做善事了。 如今大唐國庫雖然算不上富碩充裕,但是前有吐谷渾雙手奉上的厚禮,后有李氏商場承擔了此次攻打吐谷渾戰(zhàn)役的所有糧草補給的任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