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畫而一轉,他就看到了自己養傷的日子。之后的許多日他都不便提筆,說來著實有些丟人。 一覺夢醒,楚稷回憶著夢境中的自己只覺好笑。 倘使沒有阿鸞帶回來的那封御狀,他大概會經歷那些? 也說不準。 他時而會覺得,夢里的那個自己不太像他。可那些夢又確該是“預知”無錯,不是預知的話,也就沒有其他的解釋了。 水路復行十余日,船靠在了蘇州。 蘇州城中水路縱橫交錯,許多人家都臨河而居。楚稷便命人將船行至了離行館不遠的地方才停,下了船,自又是一番百官迎駕的盛景。 不同于河南官場早已引得朝廷疑慮,江浙一帶乃是魚米之鄉,數位官員都賢名在外。楚稷便顯然心情不錯,和官員們說笑著往行館同行。身邊隨行的宮人們見狀也都輕松幾分,顧鸞隱約聽到身后隨著的宮女要相約出去買點心,便壓音說:“蘇州的糕點是好吃,你們若去買,幫我帶些回來。” 兩名宮女含著笑正要應,楚稷一喚:“阿鸞。” 顧鸞趕忙上前,楚稷笑看著她:“正好朕一會兒有事要議,你不必守著,和她們一起逛一逛去吧。” 言畢又跟身邊的江蘇巡撫說:“這是朕跟前的掌事女官,你找個對各處集市熟的人,帶她隨處走走。” “諾。”巡撫笑著一應,就招手挑了個侍衛上前。楚稷又轉身看看顧鸞身后的那幾個宮女,笑說:“都去吧。” 一時間四周圍滿是謝恩之聲,一群年輕姑娘這就結伴走了。楚稷邁過行館的門,一拉巡撫:“朕讓你找的人……” “找著了,找著了。”江蘇巡撫接連應聲,向內院一引,“皇上請。” 江南風光顧鸞實在是闊別已久了,屈指數算,竟已有幾十年。 這趟閑逛她便不免逛得“身心投入”,各樣點心見了就想買,好在她們一道出來的人多,買多些也不怕。 手底下有宮女不免勸她:“大姑姑悠著些。這些東西又不禁放,買多了吃不完的。” 不及她說話,方鸞歌就笑道:“那才要多買些!大姑姑吃不了,我們可就占了便宜了!” “好精的算盤啊!”顧鸞杏目圓睜,揚手作勢要打,方鸞歌一閃身跑開了,笑鬧聲揚出好遠。 一行人就這樣笑笑鬧鬧地從午后一直玩到了傍晚,眼瞧著該到用晚膳的時辰了,才拎著大包小包的點心乘馬車回行館去。 行館中,楚稷已在房中與人議了一下午的事。對外所說的由頭是此行辦案以致河南一地官員空缺頗多,需挑有識之士填補空缺,實則多少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如此坐下來一議,他卻愈發覺得眼前這位貌不驚人的中年人還是有那么些建樹的。 顧鸞回到行館后先去更了衣,又讓方鸞歌幫她將發髻也重新梳了一梳,便尋去楚稷院中當值去了。 行館不比宮中處處是殿閣,大多只是尋常院落的規制。她便先去側邊的廂房沏了茶,連帶著兩樣點心一起往里端。 入得書房,顧鸞就見楚稷端坐御案前,一官員裝束的男子坐在側邊的椅子上,但因而朝楚稷,她只能看到個側后的身影。 顧鸞莫名覺得的身影十分眼熟,一時卻又想不起是誰,就姑且壓低了眼簾,規規矩矩地去給楚稷奉茶。 待得行至楚稷身側放下茶盞,她眼簾一抬,看見那官員的正臉就愣住了。 那人一看她,也愣住了。 二人相視一望,一時都想說話,卻因都礙于圣駕在前,不約而同地欲言又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