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蕭何沉吟道 :“甲地有絲布匹,一丈千錢;乙地有土甕,一土甕十錢。 如將甲地絲布匹運往乙地售賣,一丈為兩千錢,乙地土甕運往甲地售賣,一個土甕二十錢。 如此一來,我朝稅收將會更加豐厚,同樣百姓也就會多一份謀生的手段。 只是,若是天下人都發現從商可以快速富裕起來,那耕地將會荒蕪,如此一來,糧食出場必定會下降。 等到那個時候,一斗米百文,將會變成千文錢,唯恐民生凋敝,臣還請陛下三思。” 嬴胡亥沉吟了片刻,隨即道:“曹參你的意思呢?” “陛下,歷朝歷代都重視農業,未曾有過重視商業的說法,臣也請陛下三思,畢竟,我朝立國之本便是農業。 只有農業豐盛起來,方才可能有盛世。” 嬴胡亥下了馬車,蕭何和曹參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趕緊跟了上去。 眼前正是一片輪荒的土地,冬日時候雖然出著太陽,可氣候依舊寒冷。 韓談取來斗篷給皇帝披上。 “陛下若是想以長安作為嘗試,倒也并非不可,商業的繁華是建立在農業基礎上的。 若是能有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那就會空余出來一些勞力,這些勞力就可以從事商業!” “提升農產量?”嬴胡亥輕語了一句,想要提升何其之難? 蕭何他的想法固然好,但是嬴胡亥卻非常清楚華夏大地上的糧食產量有多低。 縱觀歷史,曲轅犁出現以后,唐朝的糧食產量驟然有了一次提升。 但是這種提升卻是忽高忽低的,一直到了清末民初,乃至于現代文明社會初期的水稻產量,在戰爭過后恢復農耕以后,也只不過是恢復到了唐朝鼎盛時期而已。 所以,提高糧食產量,何其之難? 遠處有炊煙升起,嬴胡亥心里靈機一動,隨即道:“上車,改換普通百姓的常服,朕親自往民間走走看!” 廟堂高處的聲音,又怎么會有普通民眾的聲音更真實呢? 于是,改裝換形后的皇帝,領著司馬欣、韓談、曹參、蕭何四人,直奔長安鄉而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