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眾人循聲望去,是一名富家子弟,此刻附庸風雅的搖著扇子:“誰曾想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竟然蓋過了原州四公子。” “怎么,你嫉妒了?” “我嫉妒個鳥,我是恨這小子太過招搖,害得我一大早就被父親臭罵了一通。” 一旁有人表示理解:“看來令尊是要以江千越為典范,來督導你上進呢!” 富家子弟直搖頭,露出陣陣無奈:“可算是被你說對了,家父還說要讓我去書院讀書,你說這都什么事兒,諸位是知道的,我就不是讀書那塊料啊!” 這番自嘲的話,引得茶樓客人紛紛笑了起來。 西江月酒樓,從清晨開始就客流滿座。 好在新上任的黎云業務極強,這才順利安排照顧到了每一位客人。 即便如此,酒樓時不時傳出要見江千越的聲音。 今日客流滿座,其實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江千越而來。 如今江千越這個名字,不說在岳峰城里家喻戶曉,至少在讀書人群體中出了名。 能有如此的速度與傳播力,這主要是多虧了詩會機制完善,不僅有錄鳴生在現場及時謄錄,更有一些傳文郎賣命擴散。 尤其是傳文郎,每傳到一處酒肆茶樓或是青樓楚館,都會額外得到一批賞錢。 為了第一時間得到詩文內容,這其中開始有了內卷競價,為的就是得到第一手信息源。 這不僅會吸引大量文人墨客,間接地拉動自家生意買賣,也會逐漸樹立名聲標桿。 將來如果再舉辦汐湖詩會,文人墨客們都會主動地聚集在此。 這些沒有受到邀請的文人們,一開始聽到名不見經傳的江千越參與詩會,都是抱著嘲諷與謾罵不公的心理。 但是隨著江千越詩詞連番出爐,逐漸壓住了這些人的嫉妒輕視之心,最后甚至于紛紛拍桌稱贊。 除此之外,昨夜酒肆茶樓里也聚集不少青衣小廝,這些都是各家府宅的仆人。 一些喜愛詩詞歌賦的小姐們,由于夜間不便出門游走,就派遣家中仆人探尋消息。 正因為詩會背后的各種環節相連,才使得江千越一夜之間成了名人。 “這江公子果然是才學淵博,竟然連原州四公子都不是對手,可見他此前太過于低調了。” “我說吳雄,當初黃鴻等人來挑釁那會兒,你可不是如此說的,你還質疑那副楹聯是代筆之作呢!” “我……” “一筆書雙體,一紙拓雙詞,嘖嘖嘖……”有一客人露出憧憬之情,“這真是聞所未聞,實在是匪夷所思啊!” “連周夫子都連番驚嘆為奇才,顯然是我等眾人難以想象的手筆!” 眾人都在討論詩詞與書法,有人卻嘿嘿笑了起來:“相較于詩詞文章,在下倒是對他的風流韻事有興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