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救濟窮苦,本來是一件好事,傳揚出去后不僅絲毫無損,還會得到一個好名聲。 “千越哥,是想做好事不留名?” 江千越搖了搖頭:“我一介俗人,哪有這等高尚品德?” “那又是為何呢?” 孫音離頓時來了興趣,心想既然愛名,又為何拒絕揚名? 江千越用調侃的語氣道:“若讓其他人知曉此事,非但不會為我揚名,而且會有圣母多番挑刺,說我用剩菜剩飯接濟窮苦,是個十足吝嗇的卑劣小人。” “啊這……” 孫音離露出迷茫神色,更有幾分難以置信。 這時,江千越又道:“況且,我力所能及接濟多少是多少,若是你傳揚出去此事,將來更會有一些公知對我進行道德綁架,而這整個原州饑民無數,你說我接不接濟呢?” “雖難以置信,但千越哥說的,音離記下了。” 孫音離一時難以消化,“對了,公知一詞我已經大致明白,但圣母又是什么東西?” “哈哈哈,其實圣母不是個東西!” …… 進城后,江千越漫步街上。 途中他想了很多,此前他與孫音離說的話,再次回蕩在心間。 饑民無數,自己不過是杯水車薪。 小鬼頭他們,只是這昏昏世間的一幕。 相比于餓死街頭,或是街頭乞討的難民,小鬼頭他們算是有片瓦遮頂。 像他這樣的家境唯一能做的,就是有來酒樓乞討的就給一點食物,遇到伸手乞討的給個幾文錢。 他不是爛好人,也不是悲天憫懷的大善人。 但生而為人,與生俱來的同情心,讓他不能將一切視而不見。 說起與小鬼頭這些人相識,要追溯到那次出城探查民營酒坊設備。 當日在回城途中,就看到饑荒逃難至此的流民。 因背井離鄉而居無定所,因流民無籍而無生計之本。 出于本能善心,他就量力而行接濟了幾個,后來又有一些聚集一處,這才有了今夜所見的一幕。 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考慮如何安置這些人。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月色皎潔,灑銀一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