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席宴上,原本觥籌交錯的局面頓時不復。 這酒爵和酒水發出微吟,一齊聚合起來自然聽著熱鬧。 但是當他們聽到皇帝的這番話,不由得一個個垂首聽訓。 人人都察覺出皇帝的言外之意,這只是其一,關鍵是皇帝為什么要重申這一條內容。 諸將士一個個面色嚴厲起來。 到了此時,他們也都知道,這個皇帝不好對付。 來軍中,并不僅僅是為了給將士們送些酒肉好讓他們拼命為自己上陣殺敵。 他此來是為了他們這幫將領前來。 董翳晃著腦袋,酒水倒映出其眼底一片寒冽,他的嘴巴緊緊鎖著。 蒙恬躬身立在大帳之中,很是惹眼,邊上陪侍的樂官看這情形,殿中一片冷寂一時之間都忘了一會兒要上奏的究竟是什么曲目。 滿座將士都靜靜觀望著。 一場看不見的權力爭奪已經拉開序幕。 “柱國所言大善。諸將以為如何?” 董翳見著,這個時候他若是再保持緘默,那他便要倒霉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為天下唯一的主人,我秦國將士無一不服膺于陛下。三軍將士自然全部都聽陛下的號召。” 扶蘇聽了,臉上卻并未流露出喜色。 二世手中拿捏著酒爵。 “朕的秦國,有千軍萬馬,如今更是有萬乘戰車,放眼天下四夷,沒有能與朕的大秦帝國相抗衡的。朕之所以能坐擁這千軍萬馬,萬乘之國,皆因承襲了先帝之業。” “先帝,功勞甚偉。朕作為后繼之君,若是能有先帝十分之一的功勞,便足以擔得起守成之君的名聲。”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朕繼位以來,國中祭祀之事,從來沒有馬虎過;只是這兵戎之事,朕因為不能和三軍將士同時同地,所以非常掛念。” “朕記掛這千軍萬馬,不是因為急于對外發動戰事,而是因為朕知道這千軍萬馬都是從何處而來的。我大秦帝國的軍人,都是從關中征集而來最強壯且最驍勇善戰的人。” “三軍將士都是家家戶戶中最為出色的男丁。秦國的兵馬數量,數以百萬計,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這還是昔日秦國裁減之后的軍隊數量。而如今天下總戶籍人口累計起來,則是千萬。” “這意味著,朕集結了國中十分之一的人力,如今卻將其囤聚起來。而這十分之一的人丁,是國中最具勞力的。” “先帝兼并天下,六合為一。但如今天下的局勢,諸位雖然身在軍中,也有所耳聞,人心不一,文教不通,流民四起,賊寇橫行,劣幣橫行,國中急需安撫。” “這也是朕調大軍回駐上黨郡,監察趙地民眾的原因。可是朕統御天下,需要為天下人作想。三軍將士是人,是為朕效忠的人,朕當給予最優厚的待遇,而國中庶民百姓也是人,也是朕選拔三軍將士的來源所在。” “但是朕如今府庫不實,而對抗匈奴,卻又需要大量的糧草。諸將以為該當如何?” 董翳就知道,皇帝減免賦稅,遲早會對他們這些兵將們動手。 不去向百姓征收賦稅,那么大軍便無人給養。聽說皇帝在宮中十分節儉,大有堯舜之風。他董翳可不傻,陛下想要立名,以身作則倡導節儉確實是好辦法,但是事實上,一減稅就意味著自斷財路。 皇帝連自己養不起,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這些個將臨們雖然沒有董翳得到的消息多,得知皇帝在宮中的所為,但是這重新劃定關中,大面積減稅的事情已經是人盡皆知。 如今聽皇帝的意思,這是不讓百姓去供養將士而是要讓他們想辦法? 滿堂寂然。 但是這解決之道,其實很容易想。 讓士兵們自己種地。 只是,這些將士們都不主動開口。 因為一旦說出這個主意,肯定要遭到駁斥。 漏洞很明顯,當讓士兵自己勞作耕地,那意味著軍隊的戰斗力會大幅度漸弱。 他們可是帝國的王牌精銳!怎么能讓他們離開校場前去種地呢。 這三十萬精銳里,可根本就不計算正式作戰時的后勤補給軍隊。 諸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無有人敢上前。 看著這些將士們一個個無人說話,扶蘇自然察覺出藍田大營精銳和其他軍隊的不同之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