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蒙恬臉色鐵青。 “丞相和家父同朝為官多年,家父在世時,經常在我們兄弟二人面前夸獎丞相做事穩重。從前先帝也對丞相委以重任,丞相在我秦國朝中,為百官之模范。” “說起來,丞相所為之事,無有不妥之處。只是我今日前來,卻是要冒犯丞相了。” 馮去疾聽了,臉色稍稍一變,但還是俯身作揖相問: “大柱國乃先帝遺命之重臣,若有何指教,老夫洗耳恭聽。” 蒙恬挺直了身子,單手按壓著他的配劍,他看了看他的弟弟。 蒙毅這便道: “蒙毅負責統籌太學,為太學祭酒。可是前不久,陛下下令要讓昔日的待詔博士仆射淳于越開設翰林院,充入有識之士,以后直接入值尚書臺,是為擬寫奏章批復給皇帝陛下過目之用。而這有識之士,皆為儒生。” 馮去疾聽了,裝作才知道這件事。 “竟然有這樣的事情。”說著,馮去疾捻捻胡須。 蒙恬見狀,倒也不打算這么快拆了丞相的臺子。 “在陛下重新建立尚書臺,設立侍中侍郎之初,有人認為這是新帝懶惰,勸我加以阻止。我尚未阻止,但是此事卻已經被陛下和丞相二人定下。” 這話頗有問責之意。 馮去疾聽了自然不耳順。 “但是隨著時間一久,我想丞相應該比蒙恬更為清楚,如今的尚書臺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馮去疾遲疑了片刻,他看著蒙氏兄弟,緩緩呼了一口氣。 “尚書臺中雖然多是位分卑下的人,但是卻都是頗有智謀在腸的人。如今的尚書臺,實為皇帝陛下的智囊團。” “丞相以為可乎?” 在這件事情上,馮去疾比較開明。 “昔日先帝在世,天下大事皆決于己身,就算有臣等輔佐,還是勞累了陛下。老夫以為,這尚書臺的建立,并無不妥。” 蒙恬聽了,心中暗暗道:究竟是為了權位還是皇帝,你自己心里清楚。 “丞相所言,倒也極是。只是如今情況不同,陛下竟然打算要讓儒生入尚書臺,丞相還以為此舉可行嗎?” 馮去疾沒想到,蒙恬竟然問的這么直接。 但是這一刻,馮去疾猛地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這眼前的人,更像是始皇帝。 這么一想,馮去疾自然脊背處一陣發涼。 也是這一刻,馮去疾忽的明白,新帝為何選擇了繼續讓他做丞相,而是讓蒙恬做了大柱國。 如果新帝按照先帝的意愿讓蒙恬為丞相,那么如今就不是新帝治國,而是繼續先帝治國。 秦國的軍人,誓死效忠始皇帝。 而蒙恬正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 蒙恬會不遺余力的貫徹始皇帝的遺志。 這么想著,馮去疾自然面對眼前的蒙恬倍感壓力。 原先的欣喜化為恨欲除之。 這個蒙恬,倒是蠻橫的很。 大室內一時間陷入沉寂,靜的只聽到外面雪落的聲音。 蒙恬偕同他弟弟蒙毅兩人一同登門拜訪馮去疾,這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 是時,馮長安還是皇宮之中,但是他卻忽的收到這樣的消息。 于相府而言,這是極大的事情。 但是馮長安很快也意識到,這個消息,肯定也已經被皇帝陛下知道了。 蒙氏兄弟去找祖父做什么呢,難道也是為了那件事。 如果所有人都阻止皇帝陛下立儒,到時候這件事恐怕會鬧的很僵吧。 …… …… …… 相府,大室內,三人桌案前的銅爵里清酒都未削減,還是滿爵。 馮去疾猶豫了片刻,他忽的打算力挺皇帝,因為他知道,蒙恬的權勢絕對很快就將被收回去。 很明顯,新帝和先帝想要做的完全是不同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