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章 朕欲創一盛世(今天就一更!大章!)-《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第(3/3)頁

    “王戊巡察完郢都,朕很快便受到了奏簡。這奏簡中的內容,丞相應該不會不知道吧?”

    馮去疾緊繃著臉。

    “臣為其叔父,也算是教導無方了。但雍兒所犯之事,按照秦律,當依法處置。”

    “丞相,一方懈怠公務,是小事?一郡不治,如何治天下?據朕所知,像馮雍這樣的郡守,大有人在。”

    丞相聽了,當即臉色如蠟。

    “丞相,你可知,朕為何時至今日都尚未懲罰你的侄兒?”

    馮去疾自然知道,但是這更加教他難堪。

    畢竟是他的侄兒有負皇帝陛下的所托在先。

    “為了先帝,也為了丞相。如果群臣知道,他們所景仰的百官之首丞相的侄子竟然為一方郡守卻不能恪盡職守,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丞相本人也是如此呢,又或者丞相本身就是在包庇其侄兒。”

    馮去疾聽了,大為振恐,這才無法再安坐。

    “陛下,請陛下降罪。”

    “朕年少時,曾讀過一段文章。今日說與丞相一聽。”

    馮去疾作揖。

    “臣洗耳恭聽。”

    “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

    “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間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

    “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這段話丞相應該應該也不陌生吧?”

    “此乃當年荀子入秦,觀秦昭襄先王之政做出的評斷。”

    扶蘇又問。

    “那丞相以為,先帝之治與昭襄先王之治可相媲美?”

    馮去疾張口便道:

    “先帝遠超秦列代先王,掃六合,平諸侯,定天下。”

    扶蘇聞言,只是笑笑。

    “丞相所言,倒也無錯。那朕再問。若丞相為庶民,愿意生在秦昭襄先王治下還是先帝治下?”

    馮去疾遲疑了一會兒,幾欲開口,最后緘默不言。

    “自從我秦國兼并六國,疆域大拓,此為事功,福澤我華夏子民千秋萬世。然而國中百姓的生活狀況,是否家家饑有所食,寒可添冬衣,行可有車馬,這樣的狀況,誰有去管過呢。”

    馮去疾聽了,更是沉默無言。

    “昔日秦國地方千里,君王一人,足以治也,使得我秦國兵強馬壯,百姓安樂;而今我秦國地方萬里,君王一人,朕仍然可一人治也,但是誰能使得我秦國百姓復如古之朝也。”

    馮去疾再次默然。

    “丞相今日向朕諫言,這自然是好事。只是丞相可知,這蕭何,他為吏期間,凡我秦之國策,他全數貫徹,當地百姓多以其為父母。為縣丞,也是徒步,從不鋪奢。和昔日在我咸陽宮之地無所差。如此良臣,持簡厭奢,若朕不提拔他,難道要讓他埋沒于鄉野之間?”

    “至于庶民,朕記得,已故王翦老將軍,那也是庶民。我秦素來褒獎提拔有功之士,不分貴庶,如今蕭何有賢德,朕必須要使其揚清名于天下,以向天下人表朕安治萬民之心。”

    “反觀馮雍,隨行車馬十乘,與當地楚之貴族豪強交游,丞相以為,這二人誰更堪大用?”

    馮去疾早就聽得面紅耳赤,哪里還經得住二世將自己的侄子和蕭何作對比。

    “自然是蕭郡守。”

    “今日,丞相既然來了,那朕便對著丞相一表心志。先帝掃六合一統華夏之功,實乃開天辟地之功也,朕及后世之君皆不及也。朕既然不能在疆域之事上超越先帝,唯有鞏固先帝打下的萬里江山。”

    “朕欲創一盛世!”

    “使得我秦之天下有此前千年未有之盛況。先帝用武功征服天下,朕用文治征服天下人心,使天下人皆以己為秦人而居之。”

    “丞相以為,朕之志可行乎?”

    馮去疾聽了,自然連連點頭。

    “陛下心有此志,實為天下人之福。”

    “然小事不為,大事難成。地方百姓之生死禍福,朕一人安可顧?”

    馮去疾急忙捧手作揖:

    “啟稟陛下,天下之郡守、諸王,皆當盡心盡力輔佐陛下以成大業。蕞爾之地之事,皆當由地方郡守多加操心。”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曲阜市| 祁阳县| 龙海市| 博湖县| 阿城市| 鹿泉市| 山东省| 宜都市| 大关县| 肇州县| 江油市| 留坝县| 莎车县| 台江县| 长寿区| 衡阳县| 龙川县| 开封县| 莱州市| 芜湖市| 兴城市| 新闻| 甘孜| 甘肃省| 喜德县| 南昌市| 宜州市| 榆树市| 汕头市| 华坪县| 淳安县| 高阳县| 东兰县| 墨江| 霍邱县| 简阳市| 杭锦后旗| 新源县| 资兴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