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呂雉為何淪落至今,都是因為秦皇。秦皇取天下,但是末了,還是把我們和秦國人加以區(qū)別,這倒也沒什么。原本我六國百姓,便與秦人有滅國之仇。” 呂雉終于開口了。 這一開口,便是針針見血。 “秦人兇狠殘暴,惡名昭著。劉季雖然無賴,但是有些話說的倒也無錯。六國百姓不過是面服心不服。而齊魯之地、吳越之間,素來有行商之風。如今關外打壓行商,假幣劣幣橫行,舊幣又難以入市,在一縣之地都不能使用。” “秦國戍邊之將領,又與當地之豪強相勾連,結黨隱私,霸占土地。是故雖有拓荒之策,我等卻難以享受這樣的好處。不過都是那些豪強地主們和秦國戍邊將士加以利用。” “我等久怨秦矣。而我聽你口氣,卻是在夸秦皇。” 酈食其聽了,自然斂起笑容。 酈食其沉默了好一會。 他是士人,占了秦國的政策之利。 而呂家是商人,本來呂氏本家就和秦皇有滅門之仇,再加上呂氏行商又一次被打擊,這導致呂家對秦皇更沒有好感。 酈食其面色一沉。 其實他酈食其是想著,秦國廢了那么大的力氣,接連兩次革秦,甚至廢除了軍功之制。 酈食其是個聰明人,他看得出,秦國的氣數還很久。 法家重因時而變,果然不錯。 酈食其和幾個士人也開始關注法家。 帝國對于天下百姓的態(tài)度,已經很明顯了。 “此一時,彼一時。雖不能行商,但是務農倒也是好事。若是人人都去經商,從商業(yè)之中牟利,到時候誰來種地呢。重農抑商之策,古已有之,何必歸因于秦皇呢?” 呂雉聽了,當即變臉。 “你這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瞞你了。我已經得到了被舉薦為吏的資格,日后也不用再做教書先生了。” 呂雉聽了,自然暴怒。 “這沛縣,不論是魏人還是楚人,凡有所學者,皆以入為秦吏為恥,而你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怕鄉(xiāng)里人都厭棄你嗎?” 酈食其一把握住呂雉的手腕。 “若是旁人厭棄我,我倒也無所謂,只是你若是也厭棄于我,這才叫我傷神。” 呂雉聽了,自然有所動容。 呂雉背對著酈食其。 “你確定要這么做?日后,你食用秦之俸祿,如何還以魏人自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