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王當年滅趙,費兵五十萬,更是前前后后用了十年之久。滅魏,用三十萬之兵。而今齊楚兩地,其地不比趙魏小,而民不比趙韓之地百姓人數少。” “且齊、楚兩國,距秦最遠,但卻亡的最快。其根源在于,齊楚退無可退。而楚國,更是因為四面孤立無援,軍心潰散,幾乎不戰而敗。” “而昔年韓趙魏,左右相鄰,背靠齊楚。所以大王攻伐困難。” “但是如今,管理邊疆,道理則是反過來的。因為齊楚兩地,距秦最遠,秦國的政令難以在齊楚之地全面有效的推行。” “韓趙魏等地則不然。畢竟和咸陽相近,懾于大王之威嚴,自然乖順。” “故王綰以為,大王可以用郡縣之制鎮壓趙韓魏等地。可是在齊楚之地,另當封君。” 王綰說著。 武將之中,一個體格魁梧,威武不凡的壯年男子上前。 “陛下,蒙恬有議。” 蒙武聽到這聲音,自然驚訝,他回頭一看,果然是自己的長子。 蒙武今日出門前,對他兩個兒子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大王已經下了決心,要在全國推行郡縣之制。 嬴政一旦決定的事情,誰也不能更改。 這就是他們的王。 今日若是李斯和王綰還是意見相左,蒙武已經對兩個兒子說過了。王綰爭的秦國定疆之策,而李斯爭的是大王的信任。 且大王究竟偏向誰,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這個時候,忽然跳出來個蒙恬,群臣自然都將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 嬴政狹長的雙眼,見到這個和他年齡相仿的男子忽的挺身而出,一時間也微微詫異。 “夫燕、齊、楚之地、大王并未在邊地多以用兵,確實隱患諸多。臣以為,大王確實要在邊地派大軍鎮壓。” 蒙恬言下之意,也是主張封侯。 王賁不由得側目看向蒙恬。 王賁很看好蒙恬。 王賁以為,如果一定要有人代替他在軍中的位置,那么王賁希望這個人是蒙恬,而不是莽夫李信。 蒙毅見到他大哥上去為王綰說話,思索了少頃。 蒙毅確實也想到了一個辦法,但是,依照大王的個性,他是不會聽得。 蒙毅以為,齊楚之地山高路遙,不若先派去有能之士加以鎮壓安撫,加以治理馴化當地百姓,而后大王再慢慢收回其權力。 但是,這需要時間。 但是大王向來是雷厲風行,決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貫徹執行。 朝臣的隊伍行列最后面,傳來細微的議論聲。 嬴政陷入深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