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寡人諸子之中,如今唯有扶蘇一人長大了。 不過,已然便足夠了。 扶蘇說著,忽的激動了起來,發出悲愴的腔調。 “今日,臣回宮。入了咸陽城,路上咸陽百姓夾道相迎。扶蘇自知,此次伐齊定臨淄,功勞并不比諸將軍高,但是回城時,扶蘇受到的歡迎卻比諸將軍更甚。” “扶蘇自知,百姓會敬扶蘇,其實是因為君父。” “君父之功蓋于天下。君父這樣的君王,天下莫之能二。百姓不過因為臣是君父的兒子,所以將對君父的擁戴和拜服轉移到了扶蘇身上。” “扶蘇今日見到那般景象,更覺這憂思不可斷絕,扶蘇定要為君父做些什么。” “君父乃臣之生父,予臣肉身,給臣衣食,教養兒臣,勞心費神,臣本就當報生養之恩。” “而今,扶蘇又蒙君父之功,受百官敬重,蒙百姓愛戴。扶蘇有的,都是君父給的。” “而蒙君父厚愛,立扶蘇為儲君,想來是要將秦國基業交托于臣。扶蘇自問,無才無德,全憑君父抬愛。如此大恩,更是教扶蘇心懷感激。” “扶蘇如今已近成年,心智已熟,自當竭力報效君父。” “是故君父憂,扶蘇亦當憂。” 這一番話說下來,滿堂寂然。 馮劫驚的說不出話來,只是呆呆看著扶蘇。 驚訝之余,自然滿是欽佩。 此子必將繼承秦國大統。 嬴政聽著,眼神早就柔和了起來。 “起身吧。” 嬴政忽的道。 扶蘇抬起頭,這才看見嬴政仗劍背對著自己。 “你能有這份心,就已經不錯了。” “臣愿為君父、為秦國做更多。” “日后,有的是機會。” 這話,對于扶蘇而言,就是一顆定心丸。 “那首詩,可有題目?” “短歌行。” 嬴政聽了,轉過身來。 “俗。” 扶蘇聽了,只心里笑。 曹操,可是嬴政說你起的名俗。 嬴政這才看見馮劫。 “你也起來吧。” 馮劫松了一口氣。 “謝大王。” “寡人決定,此首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無疑是向天下人訴出寡人心事。所以寡人決定將用此詩作寡人的稱帝大典的曲目。” 扶蘇聽了,請道。 “原來如此。那還請君父賜名。” “歸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