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考試期間,不允許交頭接耳,更不允許做任何交流。” …… “規矩真多,真麻煩……” 有人低語。 “住口,再說話,我把你扔去豕廁。” 一個領子較高的士兵仗劍進了來,對著那多言之人便是一頓臭罵。 這一斥,倒也奏效極好,頓時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士兵們聽他們講話,也挺得煩了,通雅言的倒還好,可以聽懂他們說什么,可是這不通雅言的,那就是兩個異國人見面,對方說什么自己都聽不懂。 稷下學宮的藏經閣里,公子扶蘇今日是第一次到訪。 亂世之中,竟然還有個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接納百家,每年都有一次論道之會。 戰國時期,正是中華文化的軸心時代。 稷下學宮里的典籍記錄,可比咸陽宮里的書籍要更為廣泛。 至少,墨家的書籍,他在咸陽宮中只看見過少量的東西。 因為此番考試足足有一百多人,所以必須要分在不同房室內考,他分身乏術,所以干脆設劍待人。 他自在稷下學宮的藏經閣中翻看。 而且這次陪同在他身邊的,正是胡毋敬。 招生還需要培養,所以齊國官吏并不能如數扯下,握有實權的官職,自然都是老秦人,但是扶蘇也在一些普通工具人之中設計好了比列分配。 齊國舊有官吏可以在全部的刀筆吏之中占比五分之二,剩下的五分之三,就是任用這些通過考試的人。 就是要趁亂重新分配利益格局。 扶蘇翻閱到一些法家著作,不由得皺眉。 齊國律法,確實寬容許多,而且,他們的法,重教化。 那正是他需要的。 “胡毋敬——” “鄙生在。” “你說齊人之法和秦人之法有何不同?” 胡毋敬面色一白。 他如今還是高冠博帶,上衣下裳的裝束。 這是公子扶蘇特許的。 遲疑片刻,胡毋敬這才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