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扶蘇又俯身作揖相問。 “師傅,諸國并稱雄,戰火紛紛之時,諸子百家議論不斷。儒家主張施行仁政,墨門主張兼愛非攻,道家主張無為,而法家主張以嚴刑峻法約束群臣。那若我君父真的結束了戰火,依師傅之見,該以何家之法治理天下?” “自然是儒家之道。” 說到此,淳于越忽的兩眼放光,眼中燃著希望。 當今大王力主法治,這讓他們一眾儒生其實無法在秦國施展治國抱負。 而他有幸得他好友李斯力薦,成為長公子扶蘇的師傅。 自那時起,公子就是他的希望,也是一眾身在秦國的儒生們的希望。 公子扶蘇若是做了繼承人,倒時必以儒家之道治理天下。 如此,他便是發揚了儒道,成為儒家的大功臣,可名列千秋史書。 見扶蘇似乎對這個答案不滿,淳于越心里忽的鼓點亂響。 “扶蘇再問師傅一個問題。這秦國的天下是我君父一人的天下,還是秦國人的天下?” 扶蘇此刻像是已經咬到了綿羊后脖頸的獵狼,目露兇光,只等將那獵物拆吞入腹。 淳于越微微張口,欲要作答,但是話到了口邊他卻遲遲不敢說。 扶蘇忽的神情淡漠,面色微微有些猙獰。 淳于越自然能感受的出,公子這樣犀利的眼神是要讓他回答什么。 “自然是大王的天下。” 淳于越之于嬴政,那是無話可說。 天下若真盡歸他囊中,那也無可厚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