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扶蘇略帶疑惑,身體已經(jīng)警覺地翻身上了馬,而后控馬向他的衛(wèi)隊走去。 這馬蹄聲不僅僅驚動了扶蘇,也驚動了身后的衛(wèi)隊。 衛(wèi)率池武麻溜兒翻身上馬,率兵跟了過去。 扶蘇遠遠就看清了來人,是這副身體之前的主人的故交——馮劫之子馮長安。 池武看到來人,臉上頓時洋溢起喜色,語氣也有些激動,“公子,來人是馮家大子。” 但是扶蘇臉上并沒有出現(xiàn)池武想要看到的笑容。 扶蘇生在王族之苑,自幼錦衣玉食養(yǎng)出來的那份貴氣渾然天成,再輔之以飽受詩書禮儀的熏陶修得的儒雅風度,本就是咸陽城中人人稱善的翩翩公子。 不過自公子退燒之后,公子那雙澄澈自信的眼睛里,忽的多了些東西。 一些池武覺得不好的東西。 池武無法形容那些不好的東西,但是他明顯的感覺出,公子對人對事,興趣都減淡了。 對人,公子不再似往日那般頻頻跑去章臺宮見大王,也不經(jīng)常和淳于博士走動,相反的,公子竟然開始計較和諸兄弟之間的齟齬。 對事,公子不再一門心思放在讀書騎馬射箭上。或許這和公子大病初愈有關(guān),但是公子那看到竹簡之時厭惡的眼神,可是讓池武捏了一把汗。 公子再這么下去可不行(▼皿▼#)! 可今天讓池武意外的是,公子如今連見到同門師弟都不像往常那般欣喜若狂了。 馮長安,那是朝臣之子,亦然是公子如今的老師,大名鼎鼎的博士淳于越的徒弟。 說起來,他們兩個還是師兄弟。 公子扶蘇見到馮長安,那才叫意外。 因為馮長安上次來探病時告訴自己,他要準備吏考。 在秦國要想出人頭地,第一靠軍功,第二靠學法。 要掙軍功自然要入行伍。 而學法,自然最好為吏。 秦國文職官員選拔,途徑諸多,世官制、保舉制、學吏制、此外還有通法入仕、以軍功辟田、以客和客卿入仕等。 而馮長安,其父是當朝御史大夫馮劫,他堂叔又是如今官居少府的馮去疾。 他自有家世背景,自然可通過學吏,而且是在室內(nèi)聽學的方式獲取官職。 待他學吏成功后,除去弟子籍,主要是在秦國各級機構(gòu)從事一些文書、檔案處理之類的工作。 長安生性謹慎,做事極為認真,想來他年后便能入值宮內(nèi)尚書臺這類地方。 但是,他為什么忽然來這里? 上次他們不是約好,月后他再入宮去見他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