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催婚-《我要名垂千古》
第(1/3)頁
秦鎮與眾將士在江城外駐扎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一直到江城火熄,確定鄧載大軍已破后趙憐才指揮起手下的白鱗精兵入城。
現在駐扎于江城的白鱗精兵總共有千余人,普通守軍也有千余人,分散于華中之國各地的兵力也有萬人之余。
這些兵力在仙武戰漢這個時代只能說…還能看。
但真正致命的在于華中之國點亮了將星的武將,就只有趙憐一位。
這是真正讓如今的華中之國根本無法向外擴張的最直接原因。
要是能再多一位,秦鎮就能讓趙憐鎮守華中,再讓另一位將軍引兵出戰。
所以…
“是不是該讓關將軍回來了?”
秦鎮坐在了江城的城門外,手上捧著簡書琢磨著這個問題。
江城大火戰役后簡書也多出了幾項新的資源。
首先是固定點·文書x2,固定點·畫卷x1,固定點·奇觀x1。
還是很常規的這三個資源,但有了第一次經驗之后,秦鎮大概弄明白了這三項資源更詳細的作用和性能。
前兩項文書和畫卷的固定更多的功能是保護。
對比陳曦后面放到書架上的那堆先主傳后主傳,被千年的歲月時間腐蝕得需要路淺溪的學長學姐們小心修復然后重組竹簡才能繼續閱讀。
秦鎮固定下的那一卷千年后簡直就像嶄新的一樣,讓人懷疑是盜墓賊后面塞進去的那種。
其次是固定點奇觀,奇觀的固定好像是有范圍限制的。
如果秦鎮想要造長城的話,估計一個奇觀固定點可能還不夠。
現在攢著就行了,秦鎮的陵墓還有擴建的余地,暫時用不到奇觀的固定點。
倒是文書…秦鎮已經在考慮給關將軍整一個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忠義無雙的劇本,然后讓他趕緊回來了。
但秦鎮現在還不急,因為江城大火一戰華中之國勝了,相當于是顛覆整個歷史考古學界對仙武戰漢多年來的認知。
現在他們已經在爭論到底是陳曦版的戰漢志更可信,還是陳珉版的戰漢志更靠譜。
目前后世已經有言論認為,華中之國就算贏下了江城戰役可能也存續不了多久。
因為周圍強敵環伺,華中之國國力積弱被滅只是遲早的事。
這點秦鎮暫時沒什么底氣反駁,因為確實是目前最合理的推斷。
還有就是孫仁的畫作和會動的兵俑,不止是考古界和歷史界,現在后世的民眾都被沖擊得有點三觀被顛覆的感覺。
孫仁的畫作還好,從季院長的反應來看,他應該是研究過藏于英蘭博物館的《山河壯麗圖》,所以知曉孫仁的一些傳世之作擁有記錄當年山河景象的能力。
會動的兵馬俑對后世學者來說似乎屬于一個全新的領域,官方也沒對民眾公開解釋,在這之后兵馬俑們也沒再動過了。
所以民間說法各不相同,現在網上流傳的兵馬俑揍野豬視頻有點都市傳說的味道。
關于后世的其他實質性的影響,秦鎮暫時還沒看出來。
這個世界的時間線似乎有自我修復能力,華中之國存續了下來對后世的影響確實會有,但現階段全都是隱性的,沒有出現那種突然少了一大堆人又或者時間線被顛覆的情況。
目前真正肉眼可見的改變都是通過秦鎮的固定點留下的。
“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嗎?”
秦鎮閱覽完了后世的大致情況后,趙憐將軍正好牽著玉獅子走了過來。
“王上撤至王安城的民眾都陸續回來了。”趙憐指了一下遠處連綿成線的隊伍。
在秦鎮縱火焚城前就已經讓董衍先行撤離城中居民了,他們聽聞鄧載入城后將會屠城,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攜家帶口的跑到了臨近的王安城。
現在鄧載大軍已被滅掉,江城雖大半化為廢墟,可民眾的歸家之情還是讓他們又跑了回來。
“開倉濟糧,讓董相國可以以工代賑,組織人手重建舊都,軍餉勞犒從三大家族所收上的金銀財寶和糧倉中支取,必要時可直接取皇宮國庫所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中卫市|
海晏县|
同仁县|
遂昌县|
洛南县|
威海市|
密云县|
山东省|
曲松县|
运城市|
商丘市|
南漳县|
道真|
建瓯市|
成都市|
彭州市|
北海市|
眉山市|
横山县|
谢通门县|
河东区|
平凉市|
广平县|
乌鲁木齐县|
鱼台县|
新安县|
康马县|
石首市|
将乐县|
卢龙县|
黄陵县|
政和县|
两当县|
邵阳县|
嘉义县|
泸州市|
怀仁县|
德钦县|
大庆市|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