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世間,不是每個人活著都有意義的。 有人為了喜怒哀樂而活,有人為了愛恨情仇而活,可有的人活著,只是為了“活著”這樣蒼白無力的兩個字罷了。 又或者懼怕未知,所以懼怕死亡。 從前他總是怕死,害怕死亡之后的世界,或者根本不存在,可真到了一切生的希望都近乎泯滅之后,對死亡反而無所畏懼了。 世間若沒有讓你活下去的理由…… 那么,活著有什么好留戀的呢? 十年如一夢,恍然都游魂似的飄蕩了走。 沈獨說完那勸慰顧昭的話,便帶著那一點莫名的微笑,背著手往山下走了。 三道山門一重一重,漸沒了他的身影。 妖魔道這邊的人自然是沒想到沈獨一句話不說就這樣走了,齊齊反應了一下,才匆忙向禪院這邊道了告辭,追著沈獨而去。 一群人浩浩蕩蕩離開。 正道這邊自然看了個一頭霧水,更有人覺得其中勢必有些蹊蹺的地方,懷疑起沈獨在佛藏之事上暗度陳倉。 唯有顧昭立在原地,心底生出了一種為宿命所捉弄的恍惚,只是被捉弄的這個人,不是他,而是沈獨。 “顧少山,怎么樣了?” 有人見沈獨走了,悄悄湊了上來,試探著發問。 顧昭回過了神來,面上露出毫無破綻的笑意,只對眾人道:“方才與沈道主頗費了一番唇舌,但畢竟婁璋已經于他無用,所以沈道主還是應允了顧某的求情,答應放人一馬了。” “到底是顧少山宅心仁厚啊……” “是啊。” “當真是君子氣量!” …… 眾人聞得這般結果,自然少不得夸耀顧昭宰相肚里能撐船,連假婁璋這樣欺騙過他的人都能原諒,還為了他去向沈獨求情,實在是令人佩服至極了。 緣滅方丈站在殿門口,就隔著那擠擠挨挨的人群,注視著站在人群中顯得溫文爾雅的顧昭,心底到底復雜無比,卻只能宣一聲佛號,道一聲“阿彌陀佛”罷了。 一場浩浩蕩蕩的為武圣后人討回三卷武學精要的事情,就此在一片喧囂之中落下了帷幕。既然武圣后人不是真的,那三卷佛藏自然也不能交到任何人的手上,雖然有人提出佛藏應該交給斜風山莊莊主陸帆保管,但禪院這邊并未有任何表示,也只能不了了之。 而讓武林人士最扼腕的,或許是武圣后人已死這件事。 若假婁璋所說是真,武圣后人已經因病去世,那留存在天機禪院這三卷佛藏也許便永遠地放在禪院了。 妖魔道因為沈獨的緣故,似乎在假婁璋被揭穿之后就對此事興致缺缺,一早便離開了禪院;正道這邊卻是多盤桓了半日,才陸續離去。斜風山莊是中午離去的,蓬山與天水盟這邊卻是無巧不巧都趕在下午一道。 但這時沈獨的人馬早已經走得很遠了。 來時他們依著最正常的路線從妖魔道來,回去的時候,沈獨卻下令,要取道五風口。 五風口乃是江湖上一個很極有意思的地方,因為地處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交界處,所以三教九流人物匯聚,曾是一個不小的都會。但因為周邊城鎮熱鬧起來,距離五風口不遠的七里坡地勢更為平坦,所以漸漸吸納了五風口的人氣,原本輝煌的五風口也就日漸冷落下來,成了一座荒城。 只是說“荒”也不很荒。 正經的商戶與住民搬走之后,這里反倒成了江湖人士最合適的聚集之所,依舊有些亡命之徒住在城中或者暫時停留。 那里最出名的不是時常發生的爭斗,也不是隨時能見到的命案,那里最出名的是一根高高立在城中的旗桿。 旗桿上總會掛著人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