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參合指是姑蘇慕容氏的家傳武學,亦是慕容博的專擅指法。 灰衣僧道:你姑蘇慕容氏的家傳武功神奇精奧,舉世無匹,只不過你沒學到家而已,難道當真就不及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了?瞧仔細了! 伸出食指,凌虛點了三下。 這時段正淳和巴天石二人站在段譽身旁,段正淳已用一陽指封住段譽傷口四周穴道。 巴天石正要將判官筆從他肩頭拔出來,不料灰衣僧指風點處,兩人胸口一麻,便即摔倒。 跟著那判官筆從段譽肩頭反躍而出,拍的一聲,插入地下。 段正淳和巴天石摔倒后,立即翻身躍起,不禁駭然。 這灰衣僧顯然是手下留情,否則這兩個虛點便已取了二人性命。 只聽那灰衣僧朗聲說道:這便是你慕容家的參合指! 當年老衲從你先人處學來,也不過一知半解,學到一些皮毛而已,慕容氏此外的神妙武功不知還有多少。 嘿嘿,難道憑你少年人一點兒微末道行,便闖得下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大名么? 慕容父子在天龍八部住的莊子叫參合莊,莊名來自參合陂之戰。 參合! 這兩個字,在慕容世家心中,是永遠的沉痛。 因為這是他們的國恥。 慕容世家估計就是要告戒后世子孫,時時刻刻勿忘國恥,所以可能才把參合二字給有關事物命名的吧。 中國北魏登國十年,北魏軍在參合陂擊敗后燕軍的作戰。 北魏建國后,勢力逐漸強大,欲擺脫后燕對其控制。 后燕缺乏戰馬,屢求于魏,甚至為求良馬扣留了魏使。 于是,魏與后燕絕交,轉而與西燕聯合。 后燕故欲以武力征服北魏。后燕建興九年,后燕主慕容垂出兵擊滅西燕。 次年五月,命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等領兵8萬,自五原攻魏。 又遣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率步騎一萬八千為后援。 七月,燕軍至魏地五原,掠取了大量糧食,但找不到魏軍主力,遂進軍至河水邊,趕造船只,準備南渡。 面對燕軍的進攻,魏王拓跋采納長史張袞示弱驕敵而后克之計,從盛樂西撤,渡過河水,將部落和二十多萬騎兵轉移至千余里外遠避。 同時派右司馬許謙往后秦求援。 八月,魏集結軍隊于河水以南;九月,進至河邊。 魏王在燕軍進至五原后,派兵截獲來往于五原、燕都中山的燕國信使,使慕容寶等數月得不到都城音訊。 在得知慕容垂正生病的消息后,又令所執燕使隔河向燕軍假傳慕容垂已死。 慕容寶等聞訊憂恐,軍心動蕩,因而不敢南渡與魏軍決戰。 此時,魏王命陳留公拓跋虔率5萬騎、東平公拓跋儀領十萬騎分別屯于今河套一帶。 略陽公拓跋遵率七萬騎截燕軍南歸之路。 再加后秦也遣其將領楊佛嵩引兵救魏,魏勢益盛。 兩軍隔河相持數十天。 慕容麟部將慕輿嵩等以為慕容垂真死,謀奉慕容麟為燕主,事泄被殺,軍心益亂。 燕軍自五月出兵至十月,未能與魏軍決戰,師勞兵疲,士氣低落。 慕容寶遂于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退。 他以為魏兵不能渡河,故未派兵留后偵察。 十一月初三,天氣驟冷,河水結冰,魏王即率兵渡河,留下輜重,選精騎兩萬余,尾追燕軍。 燕軍至參合陂,大風從軍后蓋頂而來。 沙門支曇猛向慕容寶建議:風暴迅猛,魏兵可能趁機前來,須加強防備。 慕容德也從中勸說。 慕容寶遂遣慕容麟率騎三萬殿后掩護。 但慕容麟不信支曇猛之言,縱騎游獵,不加戒備。 慕容寶又派騎兵刺探魏軍行蹤,但偵騎只行十余里,即解鞍寢歇。 魏軍晝夜兼程,于十一月初九黃昏抵參合陂西。 此時燕軍安營于陂東河邊。 魏王連夜部署,令士卒銜枚并束馬口潛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