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啊,太可惜了。” 【憨厚少年,胸無塊壘,豈懼天高。恰奇緣巧遇,美人對劍;情根深種,永世難消。劫難千重,飄洋萬里,弱水三千只一瓢。憑誰說,我可為寧死,生獨為姚。】 【江湖幾度飄搖,濟孺子蒼生氣不驕。大金剛神力,尚無本相;周流望氣,擦手輕拋。天無盡藏,補天劫手,悟透玄機一并超。海之道,必開來繼往,遠勝梁蕭。】 當年,陸漸還是個漁家少年。 嘯聲未絕,便聽有人笑道:“爺爺回來了么?” 陸大海轉眼望去,只見長沙遠岸,危崖聳峙,崖上搭著一座茅屋,屋前一個布衣少年正修補漁網,見了他,放下活計,起身迎來。 陸大海訕笑道:“漸兒,你好。” 那少年十七八歲,膚色微黑,眉清目秀,聞言皺眉道:“我很好,爺爺這么客氣,卻有些不太好了。” 陸大海被他盯著,如芒刺在背,渾不自在。 那少年道:“賣魚的錢又輸光了?” “哪里話?”陸大海漲紅了臉,“我換錢回家,走在路上,忽見有賣李子的,便給你買了幾個解渴。” 說著從褡褳里掏出一顆李子,塞在少年手里。 那少年遲疑接過,咬了一口,但覺酸苦難言,幾乎吐將出來。 原來,那李樹生在路邊,無數行人經過,果實卻豐碩如故,究其緣由,皆因太過酸苦,以至于無人采摘,任其生長。 陸大海目不轉睛望著少年,見他眉頭微皺,繼而舒展開來,一顆心始才落地,只聽那少年嘆道:“這錢都換了李子么?” 陸大海呵呵大笑,摸著少年后腦,說道:“漸兒就是聰明,一猜便著。怎么樣?李子好吃么?” 那少年點頭道:“這李子又大又甜,實在好吃,只是吃果子填不了肚子,下回有上好的糯米糕兒,你給我買兩塊。” 陸大海一愣,強笑道:“不錯,你瞧我這記性,興頭一來,錢都換了李子,竟忘了買米。”那少年默不作聲,自去補網。 …… 陸漸閑著無事,便坐下來,想到小蘭臨走時的笑靨,心中一陣酥軟。 忽又想起,認識小蘭已有兩年,記得還是前年中秋,陸大海喝多了酒,早早睡熟。 陸漸獨自一人,百無聊賴,順著海灘漫步,忽見海邊有一道人影晃動。 定睛看時,卻是一名妙齡少女,正在圓月之下,迎風舞劍,姿態曼妙無比。 陸漸瞧得入神,忍不住也拾起一根枯枝,學著她縱躍刺擊。 這么一個舞,一個學。 驀然間,那少女收劍轉身,嫣然一笑,半嗔道:“臭小子,你若再偷瞧我練劍,我把你眼珠子挖出來哦。” 陸漸原本只是童心偶發,隨意玩耍,但那少女笑容之美,竟是他生平未見。 一時間,他只覺圓月失色,群星暗淡,大海波濤也似悄然無聲。 陸漸所能做的,便是那么呆呆站著,望著那少女的臉,久久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一晚,陸漸知道了少女名叫小蘭,喜歡練劍,卻苦于沒人拆招。 陸漸聽了,頭腦一熱,便自告奮勇,陪她練劍。 從此之后,小蘭的劍法越來越好,每次和陸漸比劍,總是勝出。 久而久之,陸漸也并非沒有取勝之機,只是即便發覺小蘭的破綻,也不忍將木劍加諸其身。 如此多則月余,少則數日,兩人總要相會一次。 初時,總是小蘭趁著陸大海不在來尋陸漸,后來她養了一只白鸚鵡,取名‘白珍珠’。 臨會時,便讓鸚鵡來喚。 而陸漸也慢慢明白,小蘭與自己大不同,出身豪富巨室。 每次出現,總是身著華服,珠玉滿身。 只不過,這妮子口風極緊,從不吐露家在何處、家有何人。 而兩人間也達成某種默契,小蘭既不說,陸漸也從來不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