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陳霸先渡劫-《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這年春夏之交,劉益守親率水軍前往武陵郡賑災,將囤積在江陵與郢州的軍糧,悉數運抵武陵郡南部的南沅城,并在此地建立常平倉,派水軍船只收攏武陵郡各縣災民。
被沅水沖得七暈八素的武陵郡災民,沒想到向來“有事不管事,沒事瞎找事”的建康朝廷居然沒把他們遺忘,一個個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當得知劉益守將軍糧分給他們賑災,并且還要以工代賑修筑堤壩的時候,這些人更是當場跪下謝恩,把這位吳王殿下當做再生父母。
只賑濟一點糧食并不頂什么用,堤壩毀了,水退去以后,種了田,等不到明年收成,夏汛一來,照樣是把莊稼地毀得啥也不剩,跟今年沒什么兩樣。
如此一來,武陵郡的人只有背井離鄉逃去別處去做“客戶”,哪怕有朝廷賑災,只要河壩一天不修好,這些人就沒法安心的生活勞作。
心都靜不下來,何談生存與發展?
不得不說,劉益守全盤考慮非常科學,一環套一環令人嘆服。救濟糧食解燃眉之急,修筑堤壩給人希望,以工代賑給人活路,從災民青壯中征集兵員加入水軍,又是在給他們安全與榮譽。
把這些事情安排下去以后,劉益守嚴詞拒絕了當地百姓要給他立生祠的要求,乘坐疾風號返回了豫章郡,留下樊毅與胡僧右等人在洞庭湖訓練水軍,照看武陵郡的災民,抓捕因為湘東王大軍潰散后敗兵作亂造成的局部匪患等雜事。
湘東王的叛亂已經被消滅,過程雖然有曲折,但結果是好的,問題解決得也是比較徹底的,沒留下什么后患。
等船從長江開到湓城,又轉到豫章城(南昌市)的時候,劉益守終于得到了從廣州那邊過來的消息。
然后他驚訝的發現,前期占盡優勢的陳霸先,居然自顧不暇。
別說是反攻豫章郡了,陳霸先還吃了個大虧,險些陰溝翻船,被小人打了悶棍!
……
“我讓你先回豫章郡,然后你就給我看這個?”
豫章城府衙的書房里,劉益守指著桌桉上廣州那邊探子送來的情報,難以置信的問道。要不是上面寫得言之鑿鑿,劉益守還以為王偉在拍馬屁。
去武陵郡賑災花了不少時間,回來以后,劉益守原以為會得到什么重要消息,然而廣州那邊的情況,實在是一言難盡,令人跌碎了眼鏡。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在得知朝廷出兵湘州對付湘東王蕭繹之后,廣州那邊本來就是勉強團結在一起的各路勢力,立馬又為了爭權奪利而互掐了起來。
蕭氏宗室的無能,本地豪強的貪婪,地方刺史們的蠢蠢欲動,各種智商稅交織在一起,用蠅營狗茍,爾虞我詐這八個字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了。
這些人除了沒有集中起來向北面用兵,跟建康朝廷的兵馬交手以外,其他的事情能做的都做了,彼此間的連橫合縱,甚至看得人眼花繚亂!
劉益守想起了前世偉人的一句話: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當真是一點不假!
“主公,陳霸先確實是一號人物,但廣州那邊我們派了很多探子,得到的消息都是驚人的一致,那便是陳霸先吃了大虧,而且廣州那邊各路人馬互咬,一地雞毛。
主公不信也沒辦法,畢竟不是人人都如同主公這樣勵精圖治的。主公何苦把那些人想得太聰明呢?”
王偉無奈嘆了口氣,劉益守就是有這個毛病,總是喜歡高估對手,但事后卻發現那些人根本就是戰五渣。
廣州那邊的事情,說復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說簡單倒也簡單,都是利益惹的禍。
高州刺史李遷仕,寫信給陳霸先,想請他去高州(陽江)赴宴,商議共同起兵,一起討伐無道朝廷清君側。
這件事本來就不簡單,李遷仕準備了兩套方案,只是主要方案沒奏效,不得已要采用非常手段。
李遷仕本來想拉攏崖州那邊的冼夫人,然后憑著冼夫人十多萬戶俚人的強勁實力,再跟陳霸先談條件,讓自己當個“盟主”什么的。
然而冼夫人根本不上套,百般推脫就是不答應出兵北上跟朝廷對抗。
我不動,你要是敢來雷州半島,那我必然嚴陣以待收拾你,你能把我怎么樣?
李遷仕拿油鹽不進的冼夫人沒辦法,只得把主意打在陳霸先身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澄城县|
怀来县|
奈曼旗|
敦煌市|
平武县|
通榆县|
噶尔县|
阜阳市|
乡城县|
河间市|
都匀市|
永新县|
璧山县|
舒城县|
浮山县|
桦南县|
内乡县|
洪雅县|
阿荣旗|
讷河市|
胶南市|
湘潭市|
应城市|
云阳县|
上饶县|
鄯善县|
深水埗区|
宝清县|
福安市|
凌源市|
喀喇沁旗|
万年县|
蒙阴县|
漯河市|
武冈市|
青田县|
满洲里市|
喀喇|
昌吉市|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