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68章 手中長刀已經饑渴難耐(本卷完)-《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事有不諧就推兒子出來頂包送死,無論是什么朝代,類似的事情在世人眼中都是令人作嘔與遭人鄙視的。

    這就好像劉益守前世的時候,父親和兒子駕車撞人了,父親替兒子頂罪那是人之常情,兒子要是被父親推出來頂罪,那可就要糟人恥笑了。

    但世間的殘酷往往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就好似掃帚不出馬,灰塵也不會自己跑掉一般。蕭繹這般有恃無恐,并不會因為世人的唾棄與譴責就會羞憤自盡。

    正在這節骨眼上,三十日一次的大朝會如期舉行。

    疏通廣陵(揚州)到彭城之間運河的撥款又增加了,不僅如此,楊愔還提議在沿著運河的關鍵節點設立水次倉,用來囤積貨物,并以此為契機,發展運河周邊的生產。

    新式漕船的選取,采用“招標”的形式,向建康周邊和三吳地區的船塢下訂單,無論是世家控制的,還是朝廷所屬的官辦船塢,都可以試制。

    方案一經錄用,便會大規模采購以替換現有型號駁雜的漕船。

    然后在不同河段使用什么樣的漕船,也作為法令的形式公布了出來,拿到朝堂上討論大略,再交給尚書省制定細節。

    然而,這些看上去很重要的國策,卻根本沒引起朝堂內外的波瀾。眾人所關注的事情,只有一件而已。

    怎么處置蕭繹!

    所有人都只關心這件事!

    因為現在梁國國內的實權宗室,除了蕭繹以外,就剩下遠在巴蜀的蕭紀,和遠在廣州等地的蕭綱了。如何處置蕭繹,關系到將來朝廷會用怎樣的手段去對付其他宗室。

    這是一個很好的示范。

    “吳王殿下,湘東王作為宗室大員,不思如何報國,反而橫行鄉里,還攻打周邊郡縣。

    微臣建議,派兵前往臨湘城,捉拿湘東王到建康受審!”

    刑部尚書崔暹義正言辭的出列,用鏗鏘有力的言語,拋出來劉益守一黨早就準備好的提案!

    把蕭繹抓到建康受審!不跟他講什么“骨肉親情”,上來就直接梭哈!

    “湘東王畢竟是先帝(蕭衍)的子嗣,宗室桀驁不馴,也不是一日兩日了,這些事情要處理,來日方長,可以徐徐圖之,何苦要撕破臉呢?

    不妥不妥。本王身為宗室駙馬,豈能作出戕害宗室子弟的行為呢?”

    站在兒皇帝蕭棟身前的劉益守,輕輕的擺手說道。那樣子像極了兒子在外面打架鬧事,不得不出面應付外人的老父親。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劉益守是不是在演戲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最終會作出怎樣的決斷!

    “殿下,朝廷的法度,不是他湘東王一人的法度。宗室犯法,不說與庶民同罪,起碼鎖拿回建康,讓宗正寺好好審一下,也是應有之意。

    哪怕是吳王出面,也不能視法度為無物啊。”

    崔暹不依不饒的說道。

    太極殿內眾多大臣,無論是什么立場,都是冷眼旁觀的看著劉益守和崔暹在那演戲,既不贊同,也不阻止。

    “殿下,微臣有話要說。”

    太醫姚僧垣出列說道。

    劉益守和崔暹立刻停止了爭論,崔暹甚至是不動聲色的回到群臣序列之中,閉目養神好像睡著了一般。

    “姚太醫請說吧。”

    劉益守和藹說道。

    姚僧垣上前一步,先是雙手攏袖行了一禮,隨即大聲喊道:“湘東王蕭繹,當年派人在宮中刺殺了先帝!導致各路藩王叛亂!

    他的正妃徐氏徐昭佩,偕同世子蕭方等前來建康,舉報蕭繹的殺父弒君的暴行!另有徐氏舉報湘東王事敗后做賊心虛,打算起兵造反,只是被宜陽太守杜棱擊退沒有得逞!

    請朝廷速速派兵去臨湘等地平叛,遲則變生肘腋!”

    造反!弒父!

    不僅是現在的事,還牽扯出了當年蕭衍遇刺的桉子,可謂是驚爆了眾人的眼球!

    “姚太醫!如此大事,無憑無據,你豈可信口開河!誣告反坐,若是將來查明你在誣告湘東王,你想過后果么?

    誅三族之罪,你承擔得起么!

    還不退下!”

    劉益守雙目死死盯著姚僧垣呵斥道!幾乎怒發沖冠!

    “回吳王,湘東王妃徐氏,已經將蕭繹的罪行寫了下來,還簽字畫押。她本人就在太極殿外等待天子與吳王問詢,這又豈是在下無憑無據的誣告呢?

    徐氏供狀在此,請吳王過目。”

    姚僧垣雙手呈上前日劉益守命人寫好的供狀,上面徐昭佩已經留下了自己的簽名與手印。

    “呈上來!”

    劉益守正色說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甘孜| 陇川县| 南投市| 长白| 安康市| 霸州市| 南汇区| 浏阳市| 渭源县| 阿勒泰市| 乳源| 札达县| 大连市| 洪江市| 陆良县| 衡阳市| 涞水县| 开化县| 射阳县| 荔浦县| 威信县| 岳西县| 调兵山市| 忻城县| 凤庆县| 庆元县| 高清| 思茅市| 和静县| 淅川县| 健康| 赫章县| 顺义区| 石家庄市| 镇赉县| 丰台区| 汤原县| 龙门县| 临海市|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