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你到底會不會武功?-《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兒皇帝蕭棟很快就沒有哭了,倒不是說不想哭,而是被走上前來的劉益守給嚇住了。
“本王受命于先帝輔政,諸位文武大臣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劉益守目視大殿內(nèi)眾人說道。
嘖嘖,蕭歡剛剛退位,就成劉益守口中的“先帝”了。大殿內(nèi)很多人都想起了當(dāng)年那個金戈鐵馬的劉裕。
只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大開殺戒把蕭氏一族殺完。
“微臣有本上奏。”
楊愔出列說道。
“楊尚書請。”
劉益守微微點頭說道。
“自古便有災(zāi)年米貴如金,豐年米不如草之說。米賤傷農(nóng)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可以說是豐年反而讓百姓享受不到上天的福澤。
微臣懇請在梁國各地設(shè)立常平倉,豐年中樞及州郡出錢平價購買糧食,囤積于倉中。災(zāi)年將倉中米糧平價售出,以抑平糧價。
常平倉戰(zhàn)時為軍糧倉,周邊屯扎兵馬以供調(diào)度,軍民兩用,一舉兩得。”
面對這樣的決策,蕭詧與蕭譽二人都不知道要說什么才好。
反對吧,自己在朝中沒什么分量不說,類似政策都是富國強兵之策,好像也不礙他們什么事。
不反對吧,此策明顯是劉益守在邀買人心,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對方坐大,似乎又感覺很不甘心。
想了又想,蕭詧蕭譽二人選擇在一旁看風(fēng)景。
“臣附議!”
“臣附議!”
不光是劉益守的親信,很多原南梁中樞的“中立派”也站出來附和。經(jīng)過幾輪“大清洗”,建康中樞不說是劉益守的一言堂,起碼那些硬骨頭,如賀琛之流,都被外放到京畿以外的地方當(dāng)官了。
所以只要不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朝會的時候,一般都能夠通過。
劉益守也需要一些“中立派”,來壓一壓自己的嫡系親信,以免國策越走越偏,越來越激進(jìn)。
這些中立派雖然不會提出什么好主意,治國理政也是差強人意,但卻都是南方人,可以起到“鏡子”的作用。
“微臣還有常平鹽策,可以提供興建常平倉所需財帛,希望與常平倉之策一同實行,互相補充?!?
楊愔繼續(xù)說道。
“后面中樞再議,可與常平倉之策一同實行。還有沒有人上奏?”
劉益守輕描澹寫的說道,鹽策可不能在大朝會的時候商議,肯定是要吵成一鍋粥的。
掌控朝政就是這點好,哪怕不是一言九鼎,用些小套路都能把自己想辦的事情給辦了。并且可以用經(jīng)濟(jì)政策對地方豪強施壓。
這是地方豪強或者軍閥永遠(yuǎn)都不具備的先天優(yōu)勢。
“這是微臣的改革商稅之法,請吳王過目。”
陳元康上前把奏折交給宮人,后者又轉(zhuǎn)交給劉益守,整個流程都是那么的假模假樣,充滿了公式化套路。
這次國策,都是劉益守麾下眾人早就商議好的結(jié)果,在大朝會上提出,不過是走過場而已。且不說會不會有人反對,就算是反對,也是沒什么用的。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不走這個過場,那這些重大改革措施,便是“私相授受,蠅營狗茍”,在法理性上大打折扣。
整個朝堂上固然不是劉益守和他麾下親信們的獨角戲,然而高水平的國策,哪怕你想提反對意見,也要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建康中樞在蕭衍時代便是庸才滿朝堂,大事小事朱異一言而決,中樞朝臣治國水平普遍不太行。如今還剩下的那幾個歪瓜裂棗,也不過是象征性的存在。
果不其然,其他朝臣且不說,就說蕭詧與蕭譽二位藩王,在政務(wù)上不學(xué)無術(shù),根本就不知道劉益守和他麾下那些親信們提出的策略,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
哪怕是想反對,也不知道要從哪里說起。
畢竟設(shè)立常平倉也好,改商稅法也好,理解這些國策都需要一定政治素養(yǎng)和學(xué)識水平。單單從權(quán)術(shù)的角度,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這些對于蕭詧與蕭譽二人來說,顯然是屬于“超綱科目”。
聽著一條又一條似是而非的“國策”,蕭譽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蕭詧聽了以后是昏昏欲睡,在太極殿內(nèi)一站就是兩個時辰,到后面他的耳邊都是嗡嗡作響,根本不知道別人在說些什么。
反正也沒人點他的名,詢問他的意見,隨它去吧。
朝會一開兩三個時辰,事先商議好的法令一條一條上奏,漸漸就到了尾聲。
兒皇帝蕭棟早就因為疲憊被帶回宮休養(yǎng)而不見了蹤影,劉益守雖然是站在龍椅跟前有一段距離,卻也跟坐在上面沒有太大區(qū)別。
一言而決,一言九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苗栗市|
宿迁市|
蛟河市|
武义县|
元阳县|
沙河市|
盘锦市|
闵行区|
胶南市|
都昌县|
汕尾市|
潞西市|
安岳县|
玛沁县|
台南县|
都匀市|
明星|
康保县|
集贤县|
西城区|
沾化县|
大悟县|
缙云县|
东光县|
建始县|
灵璧县|
沧源|
拉萨市|
南城县|
阜宁县|
中超|
仁化县|
丹阳市|
南雄市|
行唐县|
大化|
合川市|
福建省|
大化|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