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52章 你到底會不會武功?-《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兒皇帝蕭棟很快就沒有哭了,倒不是說不想哭,而是被走上前來的劉益守給嚇住了。

    “本王受命于先帝輔政,諸位文武大臣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劉益守目視大殿內眾人說道。

    嘖嘖,蕭歡剛剛退位,就成劉益守口中的“先帝”了。大殿內很多人都想起了當年那個金戈鐵馬的劉裕。

    只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大開殺戒把蕭氏一族殺完。

    “微臣有本上奏。”

    楊愔出列說道。

    “楊尚書請。”

    劉益守微微點頭說道。

    “自古便有災年米貴如金,豐年米不如草之說。米賤傷農已經不是新鮮事,可以說是豐年反而讓百姓享受不到上天的福澤。

    微臣懇請在梁國各地設立常平倉,豐年中樞及州郡出錢平價購買糧食,囤積于倉中。災年將倉中米糧平價售出,以抑平糧價。

    常平倉戰時為軍糧倉,周邊屯扎兵馬以供調度,軍民兩用,一舉兩得。”

    面對這樣的決策,蕭詧與蕭譽二人都不知道要說什么才好。

    反對吧,自己在朝中沒什么分量不說,類似政策都是富國強兵之策,好像也不礙他們什么事。

    不反對吧,此策明顯是劉益守在邀買人心,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對方坐大,似乎又感覺很不甘心。

    想了又想,蕭詧蕭譽二人選擇在一旁看風景。

    “臣附議!”

    “臣附議!”

    不光是劉益守的親信,很多原南梁中樞的“中立派”也站出來附和。經過幾輪“大清洗”,建康中樞不說是劉益守的一言堂,起碼那些硬骨頭,如賀琛之流,都被外放到京畿以外的地方當官了。

    所以只要不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朝會的時候,一般都能夠通過。

    劉益守也需要一些“中立派”,來壓一壓自己的嫡系親信,以免國策越走越偏,越來越激進。

    這些中立派雖然不會提出什么好主意,治國理政也是差強人意,但卻都是南方人,可以起到“鏡子”的作用。

    “微臣還有常平鹽策,可以提供興建常平倉所需財帛,希望與常平倉之策一同實行,互相補充。”

    楊愔繼續說道。

    “后面中樞再議,可與常平倉之策一同實行。還有沒有人上奏?”

    劉益守輕描澹寫的說道,鹽策可不能在大朝會的時候商議,肯定是要吵成一鍋粥的。

    掌控朝政就是這點好,哪怕不是一言九鼎,用些小套路都能把自己想辦的事情給辦了。并且可以用經濟政策對地方豪強施壓。

    這是地方豪強或者軍閥永遠都不具備的先天優勢。

    “這是微臣的改革商稅之法,請吳王過目。”

    陳元康上前把奏折交給宮人,后者又轉交給劉益守,整個流程都是那么的假模假樣,充滿了公式化套路。

    這次國策,都是劉益守麾下眾人早就商議好的結果,在大朝會上提出,不過是走過場而已。且不說會不會有人反對,就算是反對,也是沒什么用的。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不走這個過場,那這些重大改革措施,便是“私相授受,蠅營狗茍”,在法理性上大打折扣。

    整個朝堂上固然不是劉益守和他麾下親信們的獨角戲,然而高水平的國策,哪怕你想提反對意見,也要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建康中樞在蕭衍時代便是庸才滿朝堂,大事小事朱異一言而決,中樞朝臣治國水平普遍不太行。如今還剩下的那幾個歪瓜裂棗,也不過是象征性的存在。

    果不其然,其他朝臣且不說,就說蕭詧與蕭譽二位藩王,在政務上不學無術,根本就不知道劉益守和他麾下那些親信們提出的策略,會產生什么效果。

    哪怕是想反對,也不知道要從哪里說起。

    畢竟設立常平倉也好,改商稅法也好,理解這些國策都需要一定政治素養和學識水平。單單從權術的角度,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這些對于蕭詧與蕭譽二人來說,顯然是屬于“超綱科目”。

    聽著一條又一條似是而非的“國策”,蕭譽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蕭詧聽了以后是昏昏欲睡,在太極殿內一站就是兩個時辰,到后面他的耳邊都是嗡嗡作響,根本不知道別人在說些什么。

    反正也沒人點他的名,詢問他的意見,隨它去吧。

    朝會一開兩三個時辰,事先商議好的法令一條一條上奏,漸漸就到了尾聲。

    兒皇帝蕭棟早就因為疲憊被帶回宮休養而不見了蹤影,劉益守雖然是站在龍椅跟前有一段距離,卻也跟坐在上面沒有太大區別。

    一言而決,一言九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吉安市| 海门市| 柏乡县| 汝南县| 右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台北市| 米泉市| 安西县| 东兴市| 邳州市| 连州市| 牡丹江市| 梓潼县| 叶城县| 盐城市| 望都县| 阿拉善右旗| 望谟县| 东丰县| 金乡县| 普兰县| 海林市| 朝阳区| 当涂县| 皋兰县| 宁化县| 博野县| 山东| 积石山| 建湖县| 定安县| 五河县| 田东县| 文昌市| 伊吾县| 高要市| 治多县| 尼勒克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