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要看我呀,看這個。” 劉益守指了指對方手里拿著的冊子。 祖皓仔細觀摩,越看越是心驚。這個冊子全是度量衡的說明書,還有簡單的配圖。 里面有秤、尺、五尺度(步)、斗、升、合等的度量衡標準的具體數據。 “南朝承襲百余年,如同衣服上打補丁,補丁上面又有補丁,有宋、齊、梁三朝,很多問題一直都是沿襲晉朝(東晉)而來,如同頑疾,揮之不去。 如今市面上的度量衡極為混亂,連兩輛犢車的寬度都無法完全一樣,可謂是令人觸目驚心。重鑄度量衡刻已經不容緩了。 今日便是請祖先生好好看看這些,然后以工部的名義制造一批標準度量衡,朝廷要成立一個新衙門,叫管市司,劃歸戶部管理,監督度量衡的核定及獎懲。 各州郡官署和私家的所用之秤、尺、五尺度(步)、斗、升、合等物,都要定期送到管市司核驗。 農稅整頓,不宜激烈。若是暫時改不了大的,先把度量衡這種小的統一了,也是為民除害。免得大斗小斗的故事沒完沒了的演。 將來誰家給本王玩小斗出大斗進,那就別怪本王翻臉無情了。” 劉益守恨恨說道,顯然是對世家壓榨佃戶們的手段極為了解,小斗出大斗進就是最基本的套路。 借糧給佃戶的時候全部用的小斗,等你還糧食的時候,呵呵,對不起了,大斗伺候!這種手段在官紳勾結的情況下,佃戶們很難對付。 國家中樞的威嚴之一,就是嚴格控制度量衡,保持全國統一,并且有官員定期檢校,不會變成橡皮圖章。 祖皓家學淵源,不僅精通數算,而且對工程也極為熟悉,祖沖之還在的時候,祖家就主持過很多工程,對機械等學科也有很深的造詣。 劉益守讓祖皓來主持制作度量衡的標準件,確實算得上是知人善任。 “請吳王放心,此等利國利民之事,祖某一定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祖皓對著劉益守深深一拜,這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人們都是有是非觀念的,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強權的壓制而不去說,但內心的風向標,常常不會跟著權力去走。 誰是真的整天在做事,誰是整天在摸魚,誰整天想的就是爭權奪利,世人或有被蒙蔽的時候,但終究還是會看得明明白白。 送走了祖皓之后,劉益守這才松了口氣。 祖皓是搞科研的人,雖然會辦實事,但對政治方面的東西敏感性不強,沒有理解“皇室的威嚴”與“國家的威嚴”之間的區別。 梁國是蕭氏的,卻也是天下人的。劉益守整頓律法,撥亂反正是真的,但他的目標,可不是為了樹立蕭氏的威嚴,而是為了重鑄國家或者說政治實體的威嚴。 法令順暢了,生產發展了,地方安定了,這些功勞,跟蕭氏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只跟掌握核心權力的人有關。 權力的核心在于人事任命權、財富使用權、事務決策權。 如今這三權都被劉益守抓到了手中,所以他才是改革的受益者。蕭氏只不過是被高高掛起的旗幟,這個旗幟將來隨時都能換掉。 正當他凝神思索的時候,源士康急急忙忙的走進來,在劉益守耳邊低聲說道:“主公,長城公主要臨盆了,就在這一兩日,或許現在已經生了。” “走,速速回壽陽。” 劉益守起身便走,跟高伶交代了兩句,只是說壽陽有急事。 一日之后,剛剛到府上沒多久,屁股都沒有坐熱的劉某人,就見到一臉喜悅的穩婆走出產房,對著他拱手說道:“恭喜吳王喜得貴女!” 又是一件小棉襖啊,劉益守差點沒笑出聲來,估計這回蕭玉姈要急哭了。 果不其然,等情況穩定下來之后,蕭玉姈就軟軟的靠在劉益守胳膊旁邊,唉聲嘆氣的柔弱說道:“府上其他娘子生子一生一個的,怎么到我這里就只會生女兒呢?” “生女兒多好啊,跟你一樣的美,我一點都不介意的。” 劉益守摸了摸蕭玉姈的臉安慰她說道。 “話不是這么說的誒。” 蕭玉姈嘆息了一聲,如果不是劉益守對她一直以來都很溺愛,現在她真想一死了之。 罷了,終究還是他的娃,離完美只差了一點點。 蕭玉姈自我欺騙一樣的在心中說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