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以正義之名-《都督請留步》
第(3/3)頁
這些世家就是賭劉益守此刻不敢公開翻臉!要是翻臉的話,建康和三吳地區南面會再次陷入動蕩之中。
“吳王殿下,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此。秋收以前籌集糧草,恐怕力有不逮。”
謝嘏低著頭說道,這件差事辦得極差,讓他仕途堪憂。
可是著急也沒辦法,南朝的世家大族,哪怕是同族,在地方上又是另外一批人,都是自負盈虧,并非全部都聽他們的。
“是本王太心急了,不怪你們。”
劉益守嘆了口氣說道:“那就這樣,你們回去跟那些人說下,上繳糧草可以暫緩,但是呢,他們所在的地方,還是必須要交齊糧草的。而且官府不得擾民,搜刮自耕農和佃戶。
如果他們拿不出,我就問地方官府要。地方官府拿不出,那我自然要想辦法,用些非常手段不是么?”
要交糧草,但是不能搜刮,那么去哪里弄呢?
謝嘏認為劉益守就是在無理取鬧,一時間無言以對。主要是現在這個節骨眼,胡鬧也沒用啊。
“萬一,在下是說萬一有些人陽奉陰違,搜刮當地自耕農和佃戶的存糧怎么辦?”
王規腦子更靈活,他更在意劉益守的言外之意。
很多人身居高位,而且還能從“外來者”,一躍成為掌控梁國核心大權的巨人,開條件的時候怎么會不給別人留一條路呢?
“如果有人犯了事,本王麾下大軍可不是吃素的。”
劉益守冷笑道。
“還請吳王指一條明路。”
謝嘏雙手攏袖,行禮拜謝道。
當地官府在世家那邊拿不到糧草,必然要搜刮普通百姓。
但是搜刮普通百姓,又會被建康這邊派去監督的人問責,到頭來還是官帽不保,甚至全家連坐。
這時候,地方官員和世家就形成了你死我活的對立關系,世家也必然會小幅度讓步,讓本地官府對建康中樞有所交代。不然,我死之前先搞死你,這種事情必定會發生。
然而,這種操作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王規一眼便看出劉益守話里有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劉益守嘆息了一聲說道。
王規和謝嘏都是聰明人,見劉益守這么說,心中也有了定論。
“吳王是說,讓本地寺廟出糧食么?”
謝嘏眼珠一轉,似乎明白了劉益守到底想做什么了。
“注意措辭,本王并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只不過,本地世家和百姓都心向北伐,而佛門眾僧無動于衷,這有些說不過去吧?”
劉益守慢悠悠的說道。
有些人不想交出糧食,卻必須要交出糧食,劉益守給了各大世家幾個選項。
第一個選項是盤剝百姓,一個勁往死里壓榨。后果是劉益守會借此機會收拾這些世家和本地官府,換上自己的親信。
換上了親信,本地世家還能好過么?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選項是世家出糧草,隨了劉益守的意,類似破財免災。可是誰家的糧草也不是浪水打來的,本地世家之人若是愿意,還讓王規等人來跟劉益守商議什么呢?
顯然就是事情沒得商量,所以才派人來商量啊!
于是劉益守便給出了第三個選項:如果世家中人覺得糧草交得太多了,他們可以對周邊的寺廟下手嘛。
那邊糧食絕對多,你看這些和尚們一個個油光滿面的。現在梁國的天子可不是蕭衍,可不會慣著那些寺廟。
等把寺廟搜刮干凈了,自己這邊再補齊差數,這盤棋不就活絡了么?
王規和謝嘏二人對視一眼,都覺得此策甚妙,簡直是為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世家子弟量身定做的。
“如此,在下這就回去將吳王的意思傳達到,想來是問題不大的。”
王規恭敬的對劉益守行了一禮,這不是對吳王這個權貴的尊敬,而是對劉益守本人的尊敬。此人智力高絕,愛惜百姓,未來能有怎樣的高度,簡直不敢去想。
他決心回去好好規勸一下家族各支各房,千萬不要跟這位劉都督作對,要不然,絕對會死得很慘的。
等王規二人離開后,劉益守伸出一只手,瞇著一只眼睛瞄準,作出一個打槍的動作。
“以正義之名……制裁你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合阳县|
随州市|
开化县|
西安市|
贡觉县|
聂荣县|
武山县|
抚顺市|
洞头县|
汝阳县|
十堰市|
安西县|
讷河市|
潞城市|
南华县|
襄垣县|
揭西县|
卓尼县|
墨竹工卡县|
比如县|
两当县|
德化县|
庆安县|
两当县|
健康|
娱乐|
永州市|
信宜市|
曲水县|
贵南县|
韶山市|
卢龙县|
临桂县|
成武县|
桃江县|
昆明市|
桂平市|
固始县|
青河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