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痛毆我方隊友(上)-《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陛下!緊急軍情,劉益守派兵解圍歷陽,柳將軍退守采石!”
貼身太監(jiān)將采石那邊傳來的戰(zhàn)報交給蕭綱,后者氣得渾身發(fā)抖,顯陽宮內(nèi)所有人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妄動。
“都退下,把柳太傅找來。”蕭綱沉聲說道。等所有人都退出宮殿,他這才心急火燎的來回走動,心中預(yù)感大事不妙!
坐鎮(zhèn)兩淮的劉益守,如果他拿著那根雞毛,也就是當初蕭衍所封的“都督兩淮諸軍事”當令箭,那么可以節(jié)制兩淮所有兵馬。包括目前在重鎮(zhèn)合肥的韋氏,也要受其節(jié)制。
如今劉益守派兵擊退柳仲禮,雖然在軍事上說自己這邊損失并不嚴重,但它所反映的動向卻十分危險,令人警覺。
很快,一直住在臺城的柳津就進入顯陽宮,他也知道了前方的戰(zhàn)局變化,不敢耽擱懈怠。
“元舉(柳津表字)啊,朕要怎么辦才好,想調(diào)兵也無兵可調(diào)啊!”
一見到柳津,蕭綱就拉住對方的衣袖不肯放開。
“回陛下,江北有合肥重鎮(zhèn),進取雖然無力,但防守綽綽有余。如今之計,唯有守住采石、蕪湖等地,防備大江南岸的藩王諸軍。
只要到了建康附近,敵方必定因長途奔襲而力竭,我軍以逸待勞,頗有勝算。犬子率軍退守采石,此舉并無不妥。”
柳津耐心勸解蕭綱,讓對方心中稍安。蕭綱并不擔心柳仲禮的忠心,畢竟他爹現(xiàn)在就在自己面前。
其實柳津的話跟羊侃的方略并無不同,之所以蕭綱聽不進羊侃的話,不過是因為本身就不信任羊侃罷了。這便是典型的“因人廢言”。
“諸王各懷鬼胎,難以形成合力。只要陛下守住這一波,到后面我們一定是越來越輕松。
再有,可以適當加封三吳豪強,讓其為我效力。比如說曾經(jīng)在吳興擔任多年太守的蕭映,他既是宗室,又手握重兵。若是蕭映肯出來收拾局面,一定可以逆轉(zhuǎn)當前的被動。”
柳津不愧是蕭綱的智囊,這番話也算是老成持重之言了。
蕭綱看到柳津似乎有話想說欲言又止,便故作隨意道:“柳太傅有什么想說,可以暢所欲言嘛。”
他都這么說了,柳津也不好藏拙。于是柳津壓低聲音道:
“陛下,現(xiàn)在采石的兵馬尚有不足,而且除了要防守采石外,沿江陸路亦是需要大軍把守。
如果將這兩萬人分開,那就什么用都沒有了。不分兵,又容易被人鉆空子。不如令蘭欽將軍統(tǒng)帥剩余的禁軍兵馬,在丹陽到江寧一帶防守,既可以隨時支援采石,又能查漏補缺。
若是藩王大軍主力來襲,則與犬子的兵馬合兵一處,跟對方?jīng)Q戰(zhàn)。蘭將軍久經(jīng)戰(zhàn)陣,兵法嫻熟,驍勇善戰(zhàn)。不妨派蘭將軍出馬。”
這條計策堪稱是金玉良言,找不到任何破綻,只不過對于蕭綱來說還有一個極大的問題。
“若是蘭將軍帶兵出征了,那建康豈不是會空虛?”
蕭綱提出了一個拷問靈魂的問題,把建康最后的精兵都帶走了,剩下的那不就都是類似羊侃一樣心思未定,不知敵我的人么?
“陛下,非常時刻行非常之法。若是前方失利,待各路藩王大軍兵臨城下,人心動搖,臺城里有多少人都沒用了。”
柳津哀求道。
現(xiàn)在都這個節(jié)骨眼了,蕭續(xù)的兵馬已經(jīng)攻克石城(安慶)。蘭欽所統(tǒng)帥兵馬作為最后一道殺手锏,這個時候不打出去,難道真等對方兵臨城下?
皇位之爭,那些當兵吃糧的將校士卒們,換個主子賣命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到時候建康城能存在多久呢?
“朕……”
蕭綱沉吟不語,
猶豫不決。這種感覺就好像身上穿著一件衣服,哪怕那件衣服薄如輕紗,也跟完全不穿衣服是不一樣的!蘭欽和手里的兵馬,就是蕭綱身上的“最后一件衣服”。
要是蘭欽的兵馬都派出去了,勢必要讓羊侃守臺城。總不能說讓臺城內(nèi)毫無防備,幾個蟊賊都可以進來撒野吧?
“陛下,羊?qū)④姙槠渌麕讉€藩王開臺城宮門,是圖什么呢?”
柳津反問蕭綱,后者頓時無語,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這個問題。羊氏北來之人,能在南朝立足,所憑的就是“忠義”二字。
如今各路藩王起兵,無論羊侃投靠誰,似乎都跟“忠義”二字不沾邊。名聲壞了,再想做好人做賢臣,可就沒有路給你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