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五龍鬧海(上)-《都督請留步》
第(1/3)頁
江陵城外四處都是水,乃是江河匯聚之地,亦是荊襄的水路和陸路樞紐。
城門口,王僧辯手握佩劍,眼神不善的盯著一隊被押送出城的士兵。別誤會,這并不是蕭歡所屬的私軍,而是徹頭徹尾的“自己人”。
而且并非是普通的士卒,乃是蕭繹的親衛隊,領兵之人正是蕭繹的“小舅子”王琳。
這幫丘八進了江陵城以后就一路搶劫,最后被王僧辯派遣執法的隊伍將其一一捕獲,送到眼前。
《仙木奇緣》
雖然王僧辯亦是不明白蕭歡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封地,重鎮江陵城讓給蕭繹,但這終究是一件好事。占據了江陵,蕭繹的私軍可以從容的在洞庭湖內練兵,東征的隊伍,也不必擔心后路被斷。
況且江陵富庶,錢糧充足,實在是不要太爽。
王僧辯奉蕭繹之名前來接管江陵,本來是興高采烈,躊躇滿志。沒想到王琳和麾下部眾搶劫這事,鬧得確實是太不愉快。
“將這些劫掠的士卒全部砍了,匯報給湘東王(蕭繹)。”
王僧辯沉聲對親兵說道。江陵城乃是蕭繹東征建康的根基,萬萬不能有失。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個道理怎么就不明白呢?
王僧辯暗恨王琳仗著有蕭繹撐腰,飛揚跋扈。
正在這時,一隊騎兵飛馳而來,似乎來者不善的樣子。身邊的親兵全都戒備起來,只有王僧辯本凝神看著那隊騎兵的領頭之人。
很快,那隊騎兵勒馬停下,為首的將領器宇軒昂,留著長發,整個人看起來似乎頗為飄逸。
“王都督,末將麾下那些兄弟,不能殺!”
此人就是王琳,蕭繹的小舅子,為人義氣為首,在軍中極得人心。蕭繹讓他為親兵隊長,整個親兵隊被他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根本不聽王僧辯的調度。
兩人平日里就有矛盾,只是看在蕭繹的面子,才沒有明火執仗的沖突。
“他們劫掠江陵城,破壞主公的基業,你說該不該殺?”
王僧辯面色不善的問道。
王琳一臉不以為然,大言不慚道:“區區劫掠而已。殺人了沒有,殺了我讓殺人者抵命,若是沒殺,此事就此揭過,以后拿我的俸祿去填這些坑,如何?”
話都說這個份上,王僧辯還能怎么說?再者,王琳麾下那些人入城也確實就是搶劫,沒有殺人放火。殺人抵命,貌似還不到那個地步。
“主公志在天下,豈能為這點小利就敗壞風氣。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么?”
王僧辯虎著臉繼續呵斥道,并不想就此輕易放過王琳。
“那些大道理在下沒有聽過。我只知道,大軍尚未出征,就先斬壯士。將來誰還會為將軍效死?當兵吃糧而已,不把肚子填飽哪里有心思去打仗?
江陵現在還在接收當中,我麾下士卒不小心劫掠了一番,不知者不罪。在下今后定當約束部曲,這樣總可以了吧?”
王琳終究還是服軟了,畢竟不占理。但他手下那些人,必須要救回來。他罩著手下,打仗的時候,手下就為他效死,就這么個簡單的道理。
退一萬步說,殺人也不能讓王僧辯來殺,得自己清理門戶才行,要不然將來誰還會服自己呢?
“行了行了,人帶走吧!”
王僧辯不耐煩的說道。王琳并不是一個紈绔子弟,他做事有自己的一套作風。王僧辯雖然看不慣,卻也無法否認對方那一套也是行之有效的。
蕭繹的親衛隊乃是精銳中的精銳,其中王琳的統帥力功不可沒。要說有什么秘訣,剛才也看到了,那些人都是他小弟,王琳極為護短,
打仗的時候,那些人都是豁出命去拼。
再加上蕭繹刻意的扶持,王僧辯感覺王琳隱隱在跟自己分庭抗禮。
果不其然,到了晚上等進入江陵城以后,蕭繹就不痛不癢的懲罰了王琳一下,打五軍棍了事。執法的是親兵隊,他們打自家老大,能用多大力氣?
當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王僧辯還有大事要跟蕭繹商議。
“主公,末將以為,現在先把襄陽拿到,以保后路無憂是為上策,進軍建康是為中策,退回湘州實乃下策。蕭歡主動將江陵城讓出,如今正是防守懈怠,以為我們不會出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