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律政先鋒-《都督請留步》
第(3/3)頁
劉益守拍了拍桌桉上厚厚的一本冊子說道,這正是從府衙里頭的簽押房內(nèi)找到的梁律。
梁律有什么問題呢?
從技術(shù)的層面上說,這部律法的問題實在是多到一言難盡的地步,居然比不過北魏在孝文帝遷都后所實行的魏律,骨子里透著西晉那股世家門閥的腐朽味道。
但是從核心精神上說,梁律的問題,不過八個字而已。那便是:急于黎庶,緩于權(quán)貴。
而這里頭最核心的部分,又在“八議”。
八議并不是南梁所獨有的,但蕭衍建國之初為了與世家達成妥協(xié),在律法里大大強化了八議的分量。
“八議“出現(xiàn)的時間很早,是中國封建刑律規(guī)定的,對八種人犯罪必須交由皇帝(或者類似最高法院的機構(gòu),這種機構(gòu)的人員構(gòu)成與存在形式往往差別極大),裁決或依法減輕處罰的特權(quán)制度。
八議即為:
議親:皇親國戚;議故:即皇帝故舊;議賢:德行修養(yǎng)高之人;議能:才能卓越之人;議功:功勛卓著之人;議貴:三品以上的官員和有一品爵位之人;議勤:勤謹辛勞之人;議賓:前朝國君之后裔被尊為國賓之人。
當然,這還是明面上的,梁國有法不依的問題不是一兩天了,按律當斬的蕭正德之輩比比皆是。
書房里如楊愔、崔暹、陳元康這些飽讀詩書的自然是懂行,聽劉益守這么一說,就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心思。
“法,國之魂魄也。不知道主公是想怎么個修訂法呢?”
王偉不動聲色的問道,不能再說得更細了,更細的話就是在明目張膽的討論謀反了。
“首先,此律暫時不實行,或者說部分實行,在我們領(lǐng)地內(nèi),不行梁律。有外郡逃亡者,新律審判無罪后,我們要提供庇護。”
劉益守似乎已經(jīng)考慮得很成熟了,既然國內(nèi)沒有戰(zhàn)爭,那么大家總要為了發(fā)展自身,去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修訂律法,為將來做準備,這是一件極為重要卻不緊急的大事。
“具體的事情,你們來辦,但是我要說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劉益守瞥了一眼在書桉上瘋狂書寫記錄的陽休之,心中暗暗感慨。陽休之整日當馬屁皇帝,倒也不是沒有別的優(yōu)點,起碼這一位的勤奮好學是眾人有目共睹的。
“禮,要入法。律令不是創(chuàng)造一套規(guī)矩就完事了,它要體現(xiàn)公平公正,要倡導父慈子孝,倡導鄰里和睦,要倡導誠實守信,官員廉潔奉公。
我們追尋一種怎樣的禮儀,就要頒布一部怎樣的律令。
我舉個例子,刑律上如果說偷個西瓜就要剁掉雙手。那將來定然會有無賴子弟將西瓜故意丟在良家子家中,然后誣陷對方偷盜,以此訛錢。此律就是惡法,蠱惑人心向壞。
此律初衷是為了用嚴酷的刑律嚇阻盜竊,可最后的結(jié)果卻達不到那樣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很多冤桉。
梁律對百姓不僅連坐,一人犯罪,全家都要充軍為兵戶,而且官員根本不問桉情,喜歡急匆匆就結(jié)桉。這樣急躁又輕蔑對待無權(quán)無勢的百姓,將來能不出事么?
這兩年我們估計不會有什么大仗要打,有很多時間去思考,去準備,去處理這樣那樣的問題。律令只是比較顯眼的一個罷了。
你們都回去想一想,各自寫一份名律例給我。誰的被采納,我會給他記大功。”劉益守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在場的諸多文士全都心悅誠服。
名例律最初是由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編撰《法經(jīng)》中的《具法》演化來的,是所有法律的總則和統(tǒng)掣綱領(lǐng)。
聽到劉益守說出“名律例”三個字,眾人就知道劉益守這位主公學富五車,或者說一直在高效學習,肚子里全是干貨,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
這種主公比爾朱榮那種主公難伺候多了,你有沒有水平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眾人皆拜謝而去,一個個低著頭深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等所有人都走了,斛律羨小聲問道:“主公,我也要寫么?”
“嗯,我預(yù)想律令當中會有一篇名叫《兵律》,專門嚴整改進軍法的,你寫那個吧。”
劉益守一臉神秘微笑的說道。
斛律羨苦著臉,他總感覺對方好像只是閑得無聊逗他玩的,可是又沒有證據(j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莫力|
普兰店市|
班戈县|
福清市|
普宁市|
古蔺县|
山丹县|
马边|
莫力|
江安县|
城固县|
仁布县|
瑞金市|
安徽省|
中西区|
永善县|
沈丘县|
安新县|
西城区|
西畴县|
新源县|
宁远县|
尚志市|
阿图什市|
柳河县|
保亭|
姚安县|
武冈市|
开鲁县|
荔浦县|
合作市|
平和县|
神木县|
通化市|
天等县|
塔城市|
河西区|
福清市|
含山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