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不要那么猴急嘛-《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以前沒有接管壽陽這里的政務,我們兩眼一抹黑,只知道這里是糧食產糧極為驚人。沒想到糧食雖然不缺了,卻是缺鹽。”
楊愔無奈的說道:“壽陽周邊,哪怕連一個小的鹽井都沒有。所有的鹽全部靠山陽郡那邊輸入。當然,這是官府層面的官鹽,私鹽那就不知道了。”
山陽郡內有專門產鹽的鹽城縣,食鹽轉運到揚州后,再散發到兩淮其他地方。
北魏與南梁,在鹽政上大不相同,北魏不禁私鹽,吃鹽在民間一直都不是什么問題。而南梁的鹽政與西漢并無本質區別,都是鹽鐵專營,食鹽的大頭被把控在官府手里。
原來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變成了受制于人,肯定會令人很難受的。而且鹽除了食用外,還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劉益守想在壽陽搞一些低門檻的輕工業品,沒有可控的鹽,也是很難辦的。
到時候你剛搞出來一點名堂,人家就用鹽來掐你的脖子,為之奈何?
或者你不得不用手里的糧食去換取高價的鹽,虧到姥姥家,怎么解決?
“淮南私鹽泛濫,短時間內,購買一些私鹽作為儲備,可解燃眉之急,但不是長遠之道。”
陳元康思索片刻說道。
他只能想到這么多,鹽這種東西,壽陽這邊有就是有,沒有你也變不出來!別說是壽陽了,就是周邊控制的一些地方,如譙縣那邊,也沒什么像樣的鹽礦!這邊又不靠海,哪里去弄鹽啊!
以梁國世家的貪婪無恥,一旦你發展起來了,他們絕對會用鹽卡死你!
“王偉上書的東西,留在我這里了,暫時沒有討論的必要。你們都回去想一想,去哪里搞鹽回來吧。要過年了,你們也都歇幾天,一切都年后再說吧。”
劉益守遣散了眾人,唯獨將王偉單獨留了下來。
“主公是有什么機密要吩咐么?”
王偉壓低聲音問道。
“你那個計劃,把用兵的地點稍微改一下,就可以用了。”
劉益守不動聲色說道。
“地點?梁國還能有什么比建康更重要的地方么?”王偉驚愕問道。建康城和附屬衛星城,共有戶口幾十萬,超過兩百萬人!
要是這種地方都不重要,那還有什么重要的地方?
“等春耕的時候,我欲用兵徐州,奪彭城!”
劉益守淡然說道。
王偉驚訝得張大嘴巴合不攏。彭城現在對他們來說,算是一塊飛地,如果要奪取,就必須要穿越梁國的睢州,也就是后世的宿州市。而目前坐鎮宿州的,正是劉益守名義上的師父,陳慶之!
“呃,恕卑職多言,有陳慶之在,我們想奪彭城難如登天,且不說彭城已經被魏國奪占了。彭城對于我們來說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奪了彭城有什么意思呢?”
王偉疑惑問道。
劉益守微笑著擺了擺手道:“奪了彭城,青州那邊的海鹽,就能通過水網販運到彭城來,我們就不缺鹽了。而且到時候我們的東西,也可以從容的從壽陽運到北方換取所需的必需品。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以后我再告訴你。”
王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只是說這個沒有用,只要陳慶之和白袍軍在宿縣城內,我們就沒有任何辦法。”
陳慶之和白袍軍兇名在外,有他們擋道,確實劉益守沒有任何辦法跨越他們的防區進攻彭城。事實上,陳慶之的作用,一來是抵御魏國從徐州發動的入侵,二來則是死死盯住在壽陽已然顯露出不安分氣質的劉益守。
“我這個師父啊,腦子里只有蕭衍這個皇帝。”劉益守將桌案上蕭正德寫的那封信拿在手里搖晃了一下說道:“只要把這封密信送給陳慶之,你信不信,他立刻就會上書,要求自己和白袍軍撤防到采石磯。”
妙啊!
王偉差點叫出聲來,陳慶之這種被蕭衍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根本不可能被蕭衍的那些帶孝子們收買,失去了蕭衍的庇護,他也是一天都活不下去。
陳慶之拿到蕭正德“謀反”的證據,自然是無法向蕭衍揭發蕭正德,畢竟前兩年,蕭正德都直接叛逃北魏,橫跳回來以后,蕭衍也沒把他怎么樣,現在反而是重用蕭正德守建康南門周邊!
可以想象,陳慶之收到信以后,絕對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睢州的局勢就算是糜爛,也不過是淮南被人啃下來一塊,不傷根基。
事實上,這地方也是南北互相拉鋸的陣線,百年內易手多次,就算全部失守也不足為奇。但若是蕭正德里應外合對付蕭衍,那就大條了!蕭正德能找劉益守,難道就不能找別人?
比如說現在被蕭衍打了一棍子的夏侯夔。
“等陳慶之和白袍軍一走,咱們趁著換防的空檔,一鼓作氣,偽裝成換防的隊伍,兵不血刃拿下睢州。等造成了既定事實,然后再給朱異送錢,謊報軍情,就是魏國趁虛而入,我們得到消息以后不得已越境抵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