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衍的嫡長子,同時也是太子,名叫蕭統(tǒng)。他在民間很有聲望,是梁國公認的接班人,只不過,這里頭還有兩個“小小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蕭衍現(xiàn)在雖然不年輕了,可身體卻依然很好,不僅心寬體胖,而且飯食寡淡且長期吃素,同時他又不參與繁重的體力勞動。 所以他的壽命,或者叫預期壽命,會很長很長。除非他能自己退下來,否則,蕭統(tǒng)不一定能熬得過蕭衍。也就是說,蕭統(tǒng)很可能當一輩子的太子。 第二個就是前不久的意外了。 蕭統(tǒng)的母親丁令光在不久前去世,安葬的時候,有個道士跟蕭統(tǒng)說:這塊地雖然利于你母安息,卻不利于太子,但是有辦法可以鎮(zhèn)壓一下。 于是蕭統(tǒng)就按道士的吩咐,將一個蠟鵝也埋在這塊地里。此時蕭衍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創(chuàng)立南梁的那個人了,他變得多疑與猜忌。尤其是蕭統(tǒng)還是太子,身份特別敏感,一點點動作都會引起蕭衍極大的不安。 在得知此事后,蕭衍對蕭統(tǒng)產(chǎn)生了猜疑,于是父子二人因此有了間隙,這對于蕭統(tǒng)繼承大統(tǒng),非常不利。 蕭正則正是因為這兩點,所以才來投靠蕭統(tǒng)! 結(jié)果,他夜里連蕭統(tǒng)的太子府都沒進去,包括那位下仆在內(nèi),都沒能跟蕭統(tǒng)見上一面!其實這也比較好理解。 蕭統(tǒng)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太子了,他也沒有強力的競爭對手,只要什么都不做,就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當皇帝,那自然是凡事求穩(wěn)為主。他跟蕭正則又不熟,而且蕭正德和蕭正則兄弟在建康城的名聲極差! 如果沒有蕭衍罩著這兩個,他們有一百條命都不夠行刑的! 蕭統(tǒng)根本就懶得搭理蕭正則,如果真有大事,蕭正則為何不跟蕭衍說? 很多事情都是明擺著的,只有利令智昏的人,才會中圈套。蕭統(tǒng),并不是這樣的人,或者說,他根本沒必要去插一腳,他甚至連蕭正則想說什么都不愿意知道。 左右不過是為了那個位置罷了!有條件當皇帝的就爭一下,沒條件當皇帝的就想混個從龍之功,古今無二,蕭統(tǒng)根本看不上蕭正則。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被蕭統(tǒng)氣到了的蕭正則,決定派人去找其他靠山,那么到底找誰呢,這里頭很有些講究。 蕭衍嫡子有三個,都是丁令光所生,分別是長子蕭統(tǒng)、三子蕭綱、五子蕭續(xù)。這三個一母同胞,如果蕭統(tǒng)拒絕了,其他兩個也不會答應(yīng),這種事情,一問便知。 蕭正則感覺,其他兩個不需要去問了,自取其辱是小事,被蕭正德察覺,那才是大事不妙。 其他年紀大的兒子里面,次子蕭贊叛逃到了北魏,三子和五子之間夾著的四子蕭績,素有賢名,一直外放在江州(今江西范圍)。這個人現(xiàn)在不在建康城,根本沒辦法聯(lián)絡(luò)上。 倒是六子蕭綸,其輕財愛士,府無儲積,很有些孟嘗君的架勢,只是性格暴戾沖動不似蕭衍。蕭正則覺得,如果要找后路,大概沒有比蕭綸更好的后路了。 果不其然,目前在家休養(yǎng),已經(jīng)被蕭衍任命為丹陽尹尚未奔赴丹陽的蕭綸,在第一時間就跟蕭正則密談。不過說是密談,倒也不完全是,因為蕭綸旁邊還有一位容貌俊美的年輕幕僚! 此人似乎是蕭綸的謀主,看上去就有些不好對付。 邵陵郡王的密室里,看起來年輕魁梧,身強體壯的蕭綸,面色平靜的看著長期因為酒色被掏空身體的蕭正則,雙方誰都沒有說話。 “皇兄,這位是?” 蕭正則有些不高興,對方居然讓謀主在身邊,這明擺著是信不過自己嘛!不過有求于人,蕭正則還是收斂了自己的脾氣。 “這位是傅岐,字景平,北地靈州人,本王的行軍參軍?!? 蕭綸微微點頭,介紹了一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他雖然接見了蕭正則,但和蕭統(tǒng)一樣,蕭正則這種臭蟲,蕭綸也是很不待見的。如果不是傅岐建議,蕭綸也跟蕭統(tǒng)一樣,懶得搭理對方。 蕭正則將蕭正德的謀劃和盤托出,并強調(diào)對方很有可能要借助劉益守麾下兵馬謀反,蕭綸跟傅岐二人面面相覷,都被蕭正德的膽大妄為給震驚了。 呃,他們不是震驚于蕭正德為什么要勾結(jié)北人,還要認一個完全沒關(guān)系的人為“表弟”,事實上,蕭正德連叛逃的事情都干過(不是謀劃),世上還真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這二人是震驚于蕭正德的異想天開! 就算把劉益守麾下這點人馬安排在江北,就這點人,難道他們就能改朝換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