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5章 隊長,別開槍自己人-《都督請留步》


    第(2/3)頁

    劉益守對著身邊的于謹?shù)热藬[擺手,一個人走到放下來的吊籃跟前,面無懼色的上了吊籃。

    ……

    “唉,這個事情說起來,那就真的是說來話長了。”

    枋頭城內(nèi)的一間小院里,崔冏擺上了一壺酒,跟劉益守和那個穿札甲的將領(lǐng)坐在石桌前飲酒,除了酒以外,桌上只有幾碟咸菜,顯得有點寒酸。

    劉益守微微點頭,剛才他就聽出來崔冏是在故意找茬。至于朝著城下射箭,絕大多數(shù)都沒朝著他射,要不然他能退回來才是真見鬼,這特么都是在演戲呢。

    “你父的事情,我已經(jīng)盡力了,奈何他都不讓我進家門,唉。”

    劉益守長嘆一聲。

    “別把我們當(dāng)成傻子好吧,如果你真的在洛陽作奸犯科,你以為現(xiàn)在你還能坐在這里跟我們一起喝酒?”

    崔冏翻了個白眼,也是一聲長嘆。

    劉益守看了看崔冏身邊那個穿札甲的將領(lǐng),有些疑惑的問道:“這位將軍,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你呢?為什么你總是給我一種熟悉的感覺?”

    雖然打扮不一樣了,但是此人身上那種濃濃的嘲諷氣息,卻怎么也掩蓋不住。

    “劉都督貴人多忘事,當(dāng)日在明月樓,在下可是囂張得很呢。”這位中年將領(lǐng)對著高伯逸拱手行禮道,臉上笑容不減。

    哦豁,原來你就是當(dāng)日那個“店小二”啊,你還真是夠閑的。

    劉益守在心中暗罵了一句,臉上也是面帶笑容,如同面對多年老友。

    “我還以為你是被他們要挾的帶路呢,嚇我一跳。”崔冏有些后怕的說道。他開始跟劉益守解釋自己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枋頭了。

    當(dāng)日離開洛陽后,他跟陳元康一路到達鄴城,那時候,北海王元顥軍勢頗壯,大有剪除葛榮,平定河北的苗頭。

    那時候,守備鄴城的人,卻不是北海王元顥的親信,而是河北世家的人。

    隴西李氏的分支,出身頓丘李氏的李神(李崇族弟),中山甄氏出身的甄密,渤海封氏出身的封隆之等人。

    這些人雖然不是頂級家族的嫡系,但卻是在河北掌握著實權(quán),一直拒絕著北海王元顥的招攬。至于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不看好,當(dāng)然,這種話不能直接說。

    然而,河北世家內(nèi)部,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了大分裂,比如說渤海高氏就已經(jīng)在高昂兄弟的帶領(lǐng)下投了葛榮。至于高歡,他現(xiàn)在還沒有公開說自己是渤海高氏的人。

    于是陳元康到了鄴城之后,因為他跟李崇的師徒關(guān)系,直接就跟了李神,作為行軍長史。李崇兒子李神軌是個廢物,但他族弟李神卻不是。

    出身清河崔氏,又有一手好醫(yī)術(shù)的崔冏,就被封隆之派到枋頭城來,幫他鎮(zhèn)守枋頭城。值得一提的是,李神的故鄉(xiāng)就是枋頭城,這里是河北世家的“橋頭堡”。

    或者可以換句話,他們在這里等著爾朱榮在!一旦爾朱榮帶兵從滎陽這一路北上,枋頭城就是最先預(yù)警的地方。

    從這點就能看出來,因為洛陽的事情,河北世家已經(jīng)跟爾朱榮徹底翻臉了。如果現(xiàn)在帶兵的人不是劉益守,說不定兩邊都已經(jīng)打起來了。

    而眼前這位將軍,名叫法慶,當(dāng)然,真名無從知曉,這只是個法號而已。他是封隆之的親信,被派遣到枋頭城整頓軍務(wù)。

    沒想到剛來沒兩天就遇到了劉益守一行人。

    “你們這日子過得也是轟轟烈烈啊。聽說葛榮十萬大軍圍攻洛陽……想想都是有點頭皮發(fā)麻。”

    劉益守感慨道。

    河北的形勢變得太快了。

    元顥不告而別,數(shù)萬精銳土崩瓦解,劉益守覺得這位元氏的王爺真是會敗家。要是沒有爾朱榮,簡直要送葛榮一個皇冠。

    “你還別說,當(dāng)初我就感覺鄴城很危險,葛榮兵鋒肯定率先就到那里。然后我跟封都督說了,找了個由頭來了枋頭,要不然,現(xiàn)在還被困在鄴城呢。”

    崔冏心有余悸的說道。

    “葛榮大軍,應(yīng)該冬天就會攻城。現(xiàn)在他們忙著四處收割麥子,要不然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的,要是沒糧食,不用別人打擾,他們自己就會散掉。”

    法慶顯然是打仗的老手,一句話就說到點子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