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渺渺的煙氣飄出來,形成了似乎是蜃象一般的幻影。 群山遙遙,炊煙不歇。 似是有山中居民,備好了一頓晚餐,正等著自己的孩子們回家,恰似灶門炭治郎最熟悉,也是如今感到最陌生的場景。 ‘這?這就是其他世界料理的力量么?’ 遠超他想象的東西出現在了眼前,炭治郎沒有想到一個料理而已,竟然還能有這樣的異像浮動。 而實際上,便是在趙扶余的世界當中,這樣的異像也是極其罕見的。 只有他這樣秉承色香味三道同調的特廚,才能做到這樣的香氣成型! ... ‘咕嘟,咕嘟。’ 滾燙的湯汁在翻涌,而在另一邊,已經開了鍋的水,也被趙扶余下入了搟好的烏冬面。 用手揉搓搟成長條,再刀切成粗面。 這正是最地道的手切烏冬面,不同于一般的面條,尤其是原型的中州手搟面,即便是粗面也頂多兩三分鐘就可以撈出來。 烏冬面則不同,尤其是這種用長時間揉捏,把面粉的密度,筋性拉到非常多境地的面條。 需要最起碼七八分鐘的時間才能煮熟,雖然不比趙扶余特制的專門為‘地獄極樂面’制作的面條,可是相較于一般的手搟面時間也需要更長一些了。 等面條全部煮熟,就需要放入純凈的冰水里透涼,至少是透涼兩次,將外表帶著的渾濁面水和淀粉去掉,這才能留下最純粹的沒有任何污染的面香。 多余的淀粉也不會被帶入已經熬煮好的湯水里,進而破壞湯汁的味道。 待煮過面條的水被倒掉,又換了一鍋燒滾的開水,把這過涼了兩次的面條稍微的再燙熱一下,便可以將已經熬煮好的,充滿了山野趣味的湯汁澆在上面。 把油豆腐擺好,再配搭一些燙過的茼蒿,切片炙烤過的大蔥。 一碗簡簡單單,沒有半點油星卻也絕對不失半點醇厚的湯烏冬便宣告完成。 略帶醬色的湯底,全然是蘑菇與各色菌類的清香,有一絲絲的泥土的氣味,更多的卻是一種讓炭治郎魂牽夢縈的鮮美。 幾乎是在趙扶余將這碗湯面送來的瞬間,便已經叫他紅了眼睛。 “就是這樣...” “不如這么精致,可是這種溫暖的感覺...” 兩只手握住滾燙的碗沿,炭治郎竟然沒有感覺到半點的疼痛,只有無盡的驚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