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娘倆還是跟往常一樣,在下了車之后直奔收藥材的地方而去,這次的草藥材跟上次賣的差不多,也是五十幾塊錢,但是這次還多了一個半夏的收入,足有十二塊之多。 向瑾還是很滿意的,這半夏是果然值錢,她才挖了一小口袋呢,而且還是活的,那看來她以后得多挖點半夏,趁著現(xiàn)在正值暑假,她還有時間。 因為要過兩天才會有匠人來,所以這回她們就沒有買肉,因為買了久了不經(jīng)放,到時候匠人來了頭天還可以吃頓臘肉,她外婆們上次給她們拿的還有,等過幾天,正式開始使匠人了她再到街上來割肉。 但是向瑾卻還是去新華書店那里買了一盒紅色的印泥,楊菊云就問她,“你買這個干啥?” 向瑾就告訴她,“媽,咱們到時候不是要給那些人付工價錢和材料錢嗎?我到時候會給他們一人寫一個付款的條子,然后在把錢付給他們的同時,讓他們一人在上面按一個紅指印。 這個紅指印是具有法律效益的,這樣就不怕有些人他明明已經(jīng)從我們這里結(jié)了錢了,到時候卻反過來說我們沒有給他結(jié),這是避免將來扯皮。” 楊菊云就道,“嗯咯,不會吧?” 向瑾就道,“小心駛得萬年船吧?我也希望那些人都是講理的,但是有時候我們還是不得不妨,畢竟給自己留給證據(jù)在手里總是好的,萬一呢,萬一就恰巧碰到了那種人呢?” 楊菊云就略沉吟了一下,然后就點了點頭,“那行吧!” 然后母女倆就直奔銀行而去,在那里取了幾百塊錢之后便直接回家了。 第三一天早上,孫石匠他們就果然拖著石頭來了,那拖拉機來來回回地跑了好多趟,也正如向瑾他們之前所猜想的那樣,確實是要壓到山上彩兒姑婆他們地里的一些包谷苗子。 于是在那拖拉機第一次從那地里經(jīng)過之前,向瑾他們特意去將山上的瑞彬爺和彩兒姑婆給請了下灣來,當著他們的面清點出那些被拖拉機碾壓過的玉米桿子數(shù)量,然后到時候就直接從她們水漲地里的長著的玉米賠給他們。 彩兒姑婆就道,“哎呀,哪個那么客套嘛,碾了就碾了嘛,還要把我們叫來清點個數(shù)量,多見外!” 向瑾她外婆就道,“唉,老姐姐,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大家種個莊稼都不容易,哪能說碾了就碾了,是得該賠。” 然后兩個老太太就站到一旁開始擺起龍門陣來,而向瑾和她媽則是一人拿著一把砍刀和鋤頭去把那些碾倒了的玉米桿子給砍了。 這樣一是好方便那拖拉機后面過路,二是因為那玉米桿子上還掛著一些嫩玉米,她們到時候可以把那些玉米掰回去剝了煮稀飯吃,三一個是將那些玉米桿子給砍回去給牛吃。 若是老是讓它就那么倒在地上等拖拉機來回碾壓著,那也太浪費了。 娘倆將那些玉米桿子砍了之后就抱到了一旁去,然后就將上面的玉米一包一包的掰下來,最后掰了整整一大背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