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祿在幫祁烈做事,方家人知道他是在用命博前程,自然不可能就靠著他養,自己在那坐享其成的。 方父方母都覺得自己還年輕,他們來京城后,發現這邊的物價太貴,即使馬祿做事漂亮,經常得賞,一家子的開銷也確實讓人頭大。 方父以前是獵戶,住在村子里,上山打獵不難。 如今住在京城,打獵就不容易了。方家人思來想去,最后決定開個小攤子維持生計。 方嬸子在正道村的時候,就是憑著自己還不錯的手藝在莊子上當廚娘的。 支個攤子還是容易的,夫妻兩個憑著一腔干勁做得熱火朝天。 姚夫人原本是不認識方嬸子的,有一次帶著小孫子木木經過他們家攤子,看到方嬸子做的是西南那邊的一道吃食,就停下來嘗了嘗。 方喜月正好帶著孩子過來,小木木見到小孩子自然高興,兩孩子玩得不樂意走。姚夫人便同方喜月聊了聊天。 這一聊,才知道她們也是從西南回來的。 而且彼此跟舒予都認識,關系都極好。 自那之后,姚夫人就時不時的帶著木木去攤子上照顧方嬸子生意,雖說早年流放西南受了不少苦,如今這苦已經過去了,再回顧起來,竟然也有許多感慨。 因此,姚夫人和方嬸子根本不愁沒有話題聊。 后來,姚泊一家三口走了,姚夫人身邊冷清了不少,她去攤子上的時間就更多了,偶爾還會幫著方喜月帶帶孩子,讓她在攤子繁忙的時候幫方嬸子干活兒。 說起方家,姚夫人就不免想到另外一家。 “還有許家人,也是你熟人吧?” 舒予頷首,“伯母也認識?” 姚夫人笑道,“見過幾次,不過他們家住得遠。許家的兒子在大理寺做事,大理寺在另外一個方向,他們家就在那附近租了個房子住著。主要還是許家太太不愛出門,她也就跟你方嬸子熟悉些,過年過節都會走動。我聽說,他們家鄰居都很少見到林氏,想給許家小子說親的媒婆都上門好幾趟,看門關著一直以為沒人,誰曉得林氏都在家呢?!? “給許振生說親?”舒予算了算,許振生,好像確實有十九了。 “是啊,許家現在日子過得不錯,許家那小子長得又好,又有好差事,可不就好些人上門嗎?” 許家的日子的確不錯,不止許振生有差事,許大力也在舒予的鋪子做事。 當年許家和方家都是被路記的車隊送回京城的,車隊直接去的就是路記店鋪。因此云掌柜見過許家方家人,也認識許大力。 后來京城這邊的鋪子銷量穩步上升后,云掌柜就另外選了個地址開分鋪。 許大力猶豫過后還是去試了試,他斷了一只手,或許不適合在鋪子里當伙計,但他讀書識字,當個賬房先生卻是綽綽有余的。 他之前在莊子上就是負責記賬的,接手舒予的賬本后,還在原有的表格里重新升級了一下,讓賬目看著更加一目了然。 /71/71701/2889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