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解釋,“阿涵以后是要嫁到府城來的,咱們鏢局雖然不差,但比起甘家來說,總歸是有些差距的。” 她指的是經濟方面,那孟家跟甘家是真的沒法比的。 舒予了解,“所以你想在府城給阿涵買個鋪子當嫁妝?” “是啊,這不是聽說今年府城的鋪子價格降了些嗎?我就尋思著看看,給阿涵買個鋪子,將來好傍身。” 這想法是挺好的,只是,府城的鋪子再降,那價格也擺在那。 陶氏手里……有錢嗎? 陶氏還真的沒有,早前她的錢被弟弟騙走不少,大部分都花在娘家身上。 好在孟家鏢局有些家底,但最近不是鏢局擴建嗎?花錢跟流水似的,哪里還有多余的錢。要不是孟裴拿出了一部分,只怕鏢局只能擴建一半。 因此想在府城買個鋪子,陶氏手里的銀子是真的不湊手。 可她實在想趁著價格便宜的時候入手,不然再過幾年,她更買不起。 于是她來之前找人借了些錢,其實她找舒予或者孟允崢借,都能直接借到。但兩個人都小輩,以前還鬧過不愉快,別說陶氏,就是孟小叔也不會同意的。 陶氏找舒予的主要目的,還是想找她拿主意,看看買哪處鋪子比較好。 陶氏對府城兩眼一抹黑,又沒做過生意,這方面真的不懂。 舒予難得發覺陶氏的這個決定挺有遠見性的,便沒拒絕。她去找姜豐收打聽,還別說,姜豐收很快就給了四個鋪子讓陶氏選擇。 陶氏看來看去,最終選了同處于福園街的一家布莊。 一來距離路記比較近,彼此有個照應。二來這布莊是打包賣的,也不用陶氏去尋思著做別的生意了。三來,當初孟涵去東安府,在舒悠的伊人閣幫過忙,別的不在行,對布料卻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決定好后,陶氏跟布莊的東家討價還價一番后,很快就過了戶,鋪子落在了孟涵的名下。 陶氏辦成了一件大事,終于安了心。 舒予見孟涵的親事已經敲定,路記的鋪子也走上了正軌,眼看著快要四月份了,她也是時候該回東安府了。 她出來……都有半年了。 就在她做著離開的準備之時,成賢找她和孟允崢一塊吃了頓飯。 成賢說,成嘉桐和成文保在那件事后第三天,就被成老爺送去了西南。他們沒有等成賢一起出發,成賢也不可能和他們同路,只是以后回了西南,免不了還是要見面的。 他此次來長金府的事情也辦完了,打算過幾天就回去。 舒予一合計,“你往西南去,豈不是要跟我同行一段路?要不,一起走?” 一旁正在喝茶的孟允崢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他是走不了的。再過幾個月就是秋闈了,他現在走,過兩個月又得回來,一來一回這時間都消耗在路上了。 舒予也不同意他回去,讓他在這里好好備考。至于他買下的那個書院,她回去后會幫忙盡快修繕,就等著他高中回來后大肆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