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地圖上的路線,京師出發的大軍,一路為左,從東北方向入境隴西,期間要穿過一片大沼澤,渡過寬闊的大滄河。 一路為右,從東南方向入境隴西,期間要穿過蒼茫的群山,同時也要渡過大滄河,因為大滄河幾乎貫穿大成全境。 而中路則是駐守隴西清河郡的十萬精兵,這十萬精兵由隴西州州牧汪鎮親自統領,汪鎮據說是二品大宗師,修為極是強橫,所以朝廷才讓他鎮守隴西。 “那么,殿下是領哪路,有定下來嗎?”秦源問道。 慶王點頭道,“已然定下,我領左路大軍!總計七萬三千人馬!而且,與本王同去的將領,也已定下。” “誰?” “陳家家主陳載道!” 秦源聞言,眉頭微微一皺,說道,“那么說,景王那頭,就是鐘州牧同去了?” 陳載道和鐘載成,前者有平西域、定南野之績,后者有三千精騎平漠北,又半年平定新原州之功,可謂都是一代名將。 而且兩人又是當世高手,讓他們輔佐兩位皇子出征,可見朝廷對于這次隴西之戰,也并沒有掉以輕心。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兩路大軍的當面之敵一樣強,慶王應該占很大優勢。 因為慶王曾在蜀地就藩,有不少帶兵剿賊和殺妖的經驗,他與陳載道搭檔,或可取長補短。 另外,慶王心性謙遜,而陳載道做人四平八穩,他們兩個在一起,溝通方面會非常順暢。 而景王那頭就不行了,他從來沒打過仗,甚至連皇宮都沒怎么出去,到時候可能連鐘載成的排兵布陣他都未必能理解。 更關鍵的是,景王是個極度自負的人,而鐘載成的脾氣,甚至連自負都不夠形容了,他倆要是發生分歧,到時候聽誰的? 說來也是奇怪,皇帝和劍廟應該不至于不知道這些情況,為什么還要這么安排呢? 難道皇帝暗地里已經放棄景王,鐵了心要保慶王為太子? 不過轉念一想,秦源又覺得不可能。 他都已經將隴西之戰的嚴峻形勢告訴劍奴了,料想這會兒皇帝也定然知道,他怎么還會讓其中一路大軍充滿隱患? 或許皇帝是覺得,景王太“瘋”,讓鐘載成去壓制他一下,可以確保不出亂子吧? 此時,只聽慶王又道,“秦兄,想必你也知道我因何叫你來了。此次出征,我想讓你與我同去。秦兄這些日子又為朝廷立下赫赫之功,朝野之中無人不知,連蕭先生都稱你是百年不遇的國士之才!若有秦兄相助,我大軍必然勢如破竹,削下賊首、勝利凱旋指日可待!” 慶王說著,便將手搭在秦源的肩膀上,使勁一晃,“秦兄,你定然會答應的,是吧?” 秦源看著慶王那目光灼灼的雙眼,微微猶豫了下。 心想,現在看來,慶王這頭肯定比景王強,自己又不懂打仗,隨他出征的話,也無非是錦上添花罷了。 但如果自己去景王那,就可以當景王和鐘載成溝通的橋梁,作用似乎更大點。 這不是說秦源站景王那頭,而是此次隴西之戰事關人族安危,如果景王那路大軍崩了,那么整個戰局就必然會陷入被動。 不過,如果慶王知道他幫景王的話,怕是會立即跟他割袍斷義,甚至不死不休。 畢竟,要是景王當了太子,慶王就很可能沒命,秦源這種舉動,就相當于是拿劍在刺他后背,有多少理由都無法讓他原諒的。 于是在略微沉吟之后,他說道,“殿下親征,按理我自當陪同。不過,此次隴西之戰有妖族插手,若不將其清理,恐怕于戰局大不利!因而,我打算先幫朝廷對付那些妖精,待事成之后再與殿下匯合。” 慶王微微一怔,忙壓低聲音說道,“秦兄,那些妖精你千萬別去招惹,它們全是妖將妖域的大妖,父皇已經令劍廟在想應對之法了! 隴西之戰要想打贏,就必須各司其職,咱們的任務就是擊敗一切當面之敵,按照計劃先占領隴西東北門戶!” 秦源笑了笑,說道,“劍廟的消息也是從我這兒拿到的,他們了解的細節沒我多,所以這次我必須幫劍廟,一起對付那些妖精。” 慶王見秦源很堅決,不禁嘆了口氣,又道,“那,你打算從何入手?” “南原州!”秦源毫不猶豫地說道,“南原州緊鄰隴西,那里的州牧及兵備都是妖,屆時很可能會鼓動州兵反叛朝廷。就算不反,他們擁兵自重不聽調令,那也是大麻煩。” 秦源確實是這么想的,因為他現在很擔心南原州那邊,遲早會帶領州兵,給朝廷一個背刺。 他曾經也想過,這件事告訴劍奴之后,劍奴會不會派人去殺了那冒充州牧的妖精? 但細想之后,覺得不太可能。 朝廷有高手,隴西和妖域也有啊。 甚至朝廷有劍奴,隴西有妖將和一品劍霸,未必就輸給朝廷! 而上次在南原州被自己那么一鬧,想必那妖將已經知道它們的計劃暴露,必然會辦法保護那個妖州牧! 沒準,它們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正等著朝廷的高手去送死呢! 所以,要說刺殺那個妖州牧,最合適的人選就是他自己了——畢竟他會隱守,還有劍仙錦囊,成功且逃生的概率比其他高手大多了! 慶王聽罷,一臉不可思道,“秦兄,可是你一人,入南原州又能如何?” 秦源心想,我怎么可能會是一個人呢?南原州內有墨隱,有圣學會,到時候還會帶尋仙會的人一起去,有的是人。 “殿下放心,若是當真要戰,我也會找劍廟的高手一起的。” 慶王緩緩點了點頭,隨后頗是失落地說道,“若是旁人這么說,本王定然認為他在夸夸其談。但是秦兄這么說,本王自是信的。只是......秦兄,若是南原州事了,你可要盡快來找我。” 秦源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 從慶王府出來,秦源就立即入了宮。 景王也已經找他好幾次了,眼看出征在即,也是時候去見見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