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戚武生驚詫于為何百家書院會突然冒出兩位修劍大宗師,而周通判和燕同知則驚詫于,對面大宗師修為極其強悍,在一個四品巔峰的輔助下,竟能與自己兩位大宗師打得不分伯仲! 在地面上,此時大批高手也已短兵相接,兵器碰撞聲、嘶喊聲、慘叫聲,不絕于耳。 參戰(zhàn)的不光有清正司,百家書院的好手也不少。 一時間音家奏出的戰(zhàn)曲開始咆哮,道家的召喚的風(fēng)雷霜雪開始呼嘯,又夾雜著儒家戰(zhàn)詩詞召喚而來的千軍萬馬奔騰…… 雙方參戰(zhàn)人數(shù)各有百余人,人人皆是高手,個個都有神通,場面極為壯觀。 爆裂的正氣,眨眼間就夷平了書院數(shù)座建筑,空中、地下無數(shù)木屑、碎瓦紛飛。 而這只是副戰(zhàn)場罷了! 后宮,景泰閣的樓頂,景王焦急地看著七八里外,百家書院的方向。 與此同時,隱藏在某處的百里長卿等人,也焦急地看著那邊。 不光是他們,暗藏在其他地方的慶王人馬,也在等那邊的消息。 而就在這時,一隊劍廟人馬,在一名身穿金甲、面容消瘦的皇子的帶領(lǐng)下,快速地沖向了朝蘭宮! “快,朝蘭宮內(nèi),慶王正在灌頂,若有抵抗,即刻誅殺!” “快,快!” 那皇子,便是傳說中義氣無雙的譽王殿下了。 也只有他親自出馬,才能請得動劍廟的人馬。 此時譽王身邊,除了一位劍廟的劍使、二十五位劍士,還有他的十余名貼身護衛(wèi)。 這些貼身護衛(wèi)中,有一高一矮老者最為顯眼。 高的便是譽王的妖謀曾先生,而矮的,則是天下聞名的巨闕劍水鏡先生。 三十出頭的譽王,此時眼中躊躇滿志,單手按在劍柄上春風(fēng)得意。 今夜,他奠定他的基業(yè)! 百家書院。 交戰(zhàn)不多會兒之后,戚武生感覺到了不對勁,立即對身邊的四品巔峰說道,“不好,我等恐是中了埋伏!” 那四品巔峰道,“那怎辦?” 戚武生黝黑的臉上現(xiàn)出一絲狠色,道,“要么劍廟來人,要么殺了院首,否則有死不撤!” 他話音剛落不久,卻只見從西南方向出現(xiàn)兩柄巨劍,每柄劍上站著十個身穿銀甲的劍士! 戚武生大喜,“劍廟來人了!足足二十劍士,快放信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