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的她,明眸落在秦源身上,同樣的一臉不可思議。 這個小太監(jiān)幾乎突破了她對“少年”的所有認(rèn)知,他年紀(jì)輕輕便是六品之資,可謂修士中的奇才,此外又精通詩作、音律,如此才情……按照她的理解,稱天下無雙并不為過。 因為她從未見過這樣的少年。 因了她自己喜好琴棋書畫,故而有才情的公子,在入宮前她也見過一些。 只是這些人要么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反倒有了井底之蛙之像,要么就是醉心名利,追逐權(quán)財,大有將才情化作敲門磚之心。 這些人,既有號稱詩詞冠京華的儒家才子,也有號稱音律甲天下的音家俊才,但在她眼里,也不過都是庸人罷了。 出身相門又十六歲便封貴妃的她,眼界自是要比尋常人高的。 在她眼里,秦源或是唯一一個可稱“大才”之人。 不光是因為他的才情比那些公子高出數(shù)境,更因為他低調(diào)謙謹(jǐn),不爭不媚,此情操大有先賢遺風(fēng)。 更難得的是,他才品俱佳,當(dāng)初他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后來自己蒙難時,他倒還真是豁出命去來幫忙了。 無論是慶王還是宮中其他人,提起他無不嘖嘖稱贊,宮中甚至還傳著他“秦大善人”的名號。 蘇秦秦這小丫頭,不就是他最忠心的追隨者之一么,還以為別人看不出來呢。 敏妃現(xiàn)年二十一,十六歲之前在相府度過,十六歲之后又在宮中,雖向來錦衣玉食,卻自問從未見過秦源這般人物。 仿若枯燥如死水的生活中,突然丟入了一顆石子,一下子便有了不少生趣。 因而除了震驚、欽佩,她再看秦源時,總覺得有一種淡淡的心緒,這種心緒很難形容,卻是此前二十一年生涯從未有過的。 她覺得,這大抵便是惜才欣賞之心吧。 敏妃淺步娉婷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后讓蘇秦秦撤了古琴,又屏退了另外一個宮女。 “小秦子,你也過來坐吧。” 敏妃一面說著,一邊手在茶具上跳躍,親自為二人泡茶,這番待遇自不是常人能享受的,但敏妃已經(jīng)第二次為秦源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