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鐘瑾儀剛剛得到清風食樓出事的消息,粗粗一問她就猜到,這大概率是譽王那邊的報復,擔心秦源也會遭遇不測,于是她便趕緊過來看看。 看到秦源活蹦亂跳的,鐘瑾儀的心神這才安寧下來,不過她堅持認為,自己只是在關心下屬而已,并沒有其他的因素。 正如她堅定地認為,自己和秦源也就相差十歲左右而已。 不過,這小混蛋出了這么大的事,不老老實實呆在宮里,還沒心沒肺地到處亂跑,是怕他自己還不夠危險? 于是,她以上司的口吻,冷聲問道,“這么晚了,你在外頭做什么?” 秦源嘆了口氣,對鐘瑾儀說道,“還能做什么,心情不好,到處走走而已。走吧,進屋說。” 這隨意甚至略帶不耐煩的語氣,讓鐘瑾儀不可置信地愣了許久。 這小混蛋是在跟自己說話? 不對吧,他現在見了自己,不喊官稱就算了,連行禮都自行免去了,是不是有些過于放肆了? 好,這些自己可以不跟他計較,可是這種說話態度……禮貌嗎? 畢竟堂堂內廷衛指揮使,哪怕是后宮皇貴妃見了她也不至于這樣,而一個小小的太監,還是自己的屬下,竟然這般對她,她一時之間無法適應。 鐘瑾儀剛剛有點見好的社交恐懼癥又開始犯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她現在又不知道該怎么說話了。 就,小秦子突然變成這個樣子,給她整不會了啊。 要不要再打他一頓? 鐘瑾儀一邊跟著秦源進屋,一邊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 不得不說,秦源為了能跟鐘瑾儀平等地對話,這把也是很拼了——他又何嘗不知道這么說有可能挨打呢? 但今天這樣的機會是很難得的,因為食樓出了事,萬一鐘瑾儀發飆,他還能解釋沒行官禮是因為自己心情太差不小心忽略了,就非常自然。 當然,這種“自然”也是建立在某種前提之上的,比如昨晚,鐘瑾儀對可回復可不回復的消息,做了回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