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料當他想給朋友打電話時,卻發(fā)現(xiàn)手機不見了。李寶慶心中大急,拖著箱子一路走回出站口,沿路四處尋找。 在這種地方丟了東西自然是絕無可能找到的,他用公用電話撥打自己的號碼,手機已經(jīng)無法接通,想來肯定是剛才出站時被人偷走了。 李寶慶惱怒至極,站在廣場上破口大罵。直到罵的沒勁兒了,這才怏怏的去路邊攔了一輛出租車。 好在前些日子從莫斯科回來時,那位住在四道口的朋友曾把他接到家中接風洗塵。李寶慶憑著記憶找到了他的家,一番傾訴,朋友隨即欣然安排他住下,又陪他去買了部新手機。 此時情形不同于當初蹭住周大力的房子,李寶慶手上有錢,每日買吃買喝,在朋友家住的并不虧心,只是心里卻終日惴惴,不知未來該何去何從。 莫斯科所有朋友的電話號碼都存在丟失的舊手機里,他又極少上網(wǎng),連個qq號都沒有。唯一的電子信箱還是胡易以前上趕著幫他注冊的,自己根本記不住用戶名密碼。 如此一來,他等于是跟莫斯科徹底斷了聯(lián)系,每天只能沒頭沒腦的在朋友家發(fā)呆。時間稍長,朋友倒是毫不在意,不過與他同居的女友臉色卻有些不好看了。 李寶慶眼明心亮,知道自己再住下去必定招人不待見,于是便知趣的搬出朋友家,在當時還很荒涼的五環(huán)邊上找家小旅店住了下來。 朋友并未多加挽留,但對他的處境很擔憂,分別前建議他去雅寶路看看,說不定可以找到機會與莫斯科的同學取得聯(lián)系。 北京的雅寶路是與秀水街、三里屯等地齊名的服裝批發(fā)市場。這里主要從事對外服裝出口貿(mào)易,其中又以與俄羅斯的生意往來最為頻繁,一年到頭都有大批來自中俄兩國的倒爺在此地往來忙碌。 李寶慶自此每天都要來雅寶路溜達一趟,仗著曾短暫在市場幫人賣過服裝、又會說俄語,他很快便結識了幾位常期往返于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老板,后來干脆跟他們臨時拼租在一起合住,不時還會無償幫忙干點活。 相處一段時間后,其中一位老板很賞識李寶慶的勤快實在,回莫斯科前主動提出要帶他一起走,到了那邊可以為自己工作,并且許以不菲的工資。 李寶慶很動心,但卻不敢答應,畢竟他還是要以學生身份回去繼續(xù)上學拿畢業(yè)證的。 那位老板深表理解。他是個熱心腸,而且也很有辦法,回到莫斯科幾天后便在一所寂寂無聞的大學幫李寶慶搞到了一份邀請函。同時舊事重提,請李寶慶考慮回到莫斯科后為他工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