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后,廳長咬著牙給了最高價,整整三百萬。 文化廳在收購劇本的通告上寫明,最高價是萬字劇本30萬。《牡丹亭》全部加起來近十萬字,相當于九個半劇本,應該給二百八十五萬才對。但十幾個戲曲名家都說《牡丹亭》是無價之寶,能給戲曲增加不少市場份額,也許過些年就是文化瑰寶。 最重要的,這個本子是劉志魁遞上來的。 作為在民間推廣戲曲的大功臣,便是文化廳長也不敢慢待。既然如此,廳長自然不能小氣,直接湊了個整數。 三百萬不是小數目,中間需要經過數道手續,過了足足半個月時間,這筆錢才打到馬一諾的賬戶上。 馬一諾看到這筆錢的時候,整個人都蒙了。 他本以為劉志魁給的三十萬就很多了,做夢也沒想到一個戲本能賣到三百萬的天價。 果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 得到這筆稿費后,馬一諾第一時間給劉志魁打了個電話,送上自己的感激。 “是你寫的好。”劉志魁也沒想到文化廳居然有這么大魄力,敢給出這么離譜的高價,不過想到《牡丹亭》的經典,還有前段日子那些戲曲界老友給自己打電話時說的‘請客’的話,他心里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呵,多虧老友們幫襯。 有了這三百萬,自己這個學生以后的日子也能好過許多。 過去三年,真是難為這孩子了。自己這個老師雖然因為沒得到消息而沒幫上忙,但內心難免愧疚。現在好了,有了這三百萬,他心里的結就解開了。 “倒是沒想到你小子不聲不響的進了軍藝團,怎么也沒跟我說一聲?”解開心結后,劉志魁開起了玩笑:“是不是不想請我吃飯?” “哪能啊!”馬一諾連忙解釋:“是我小姨子這邊出了點事,我還沒來得及去團里報道,提前就跑到江南來了,現在還沒回去呢!” “出什么事了?”劉志魁笑容一收,皺起了眉。 “也沒什么。”馬一諾淡淡的道:“我老婆的父母跟弟弟被洪水淹死了,只留下一個妹妹,我過來幫著處理下后事。” “……”劉志魁沉默片刻,道:“人死如燈滅,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嗯。” 稍稍沉默,劉志魁問道:“事情處理的怎么樣了?什么時候回來?” “處理的差不多了。”馬一諾道:“但我小姨子快高考了,我想等高考完了帶她回京城。”頓了頓:“到時候我再去老師家拜訪。” 第(2/3)頁